用受害者模式来表达哀伤
2018-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苏俊玲
为什么会用受害者的手段来表达我的哀伤?
小的时候我们因为哀伤而哭泣的时候是被这样对待的。
"别哭,再哭我揍你啊"
"别哭别哭,男子汉不许哭"
"别哭别哭,给你买好吃的"
"别哭,你看看这个,多好看"
"别哭别哭,滚回你的房间,没有看你的臭脸"
孩子慢慢学会了,我的哀伤是不被接纳的,是不被尊重的。所以成年以后就会这样解读哀伤。哀伤是不对的,要让爱自己的人快乐才对。哀伤是不对的,是负面的,不被接纳。
但是哀伤是一种能量,总会以某种方式出来,比如板着脸,发牢骚,抱怨等等!(我在模式里面惯用的手法)或者演绎一场受害者的戏剧,我受伤了(长久的嘤嘤哭泣,自怨自艾,我好可怜,都是你惹的祸),我生病了,因为你我自己伤害自己的身体(割腕,让你内疚,让你害怕,让你担心)这都是哀伤不被接纳,不备尊重之后的一种变形的表现方式,目的是控制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这样的方式在亲密关系中,会让对方反感,让对方烦,让对方远离你。
愿望是得到对方的抚慰,做出来的行为却让结果背离自己的愿望。比较合理的表达哀伤的方式:当自己感受到哀伤的时候,暂时远离对方。好好的自怜一番,独自享受这种绝美的感受。然后再向伴侣分享自己的感受。这个时候身体传递的能量比较平和。
这样的分享相对安全。因为直接分享,很难不让伴侣不产生批评(我自己每次和老公分享哀伤的时候,老公总是回应我:这里不好,那里错了,我是为你好,才这样说的。越亲的人,越这样说不好听的话)或者感受到受控制(有的时候我分享哀伤,老公就会防卫,会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