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4 失意者更要读书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读书还是不读,这是另一个问题。如果是只看“简书”这里,似乎热爱读书的人不在少数,然而,放眼社会现实,满大街尽是麻将馆子。
读书还是打牌,原本只是个人的喜好,在我内心深处并无高下之分。可是,生活中偏偏会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周国平老师这样热爱读书写作的人,在他的字里行间往往对不读书写字的人非常鄙视;而另一种,则是普罗大众的,说什么现在还有谁读书啊,刷刷手机,看看微信,不就够了。说这话的可能是出租车师傅,也可能就是你身边非常成功的亲朋好友,开着宝马,住着别墅,得闲就打牌聚餐。我们的社会之所以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两种说法,其实都是基于我们传统的实用主义价值尺度在拷问同样一个问题:读书有没有用?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无论读不读书,真是一个问题。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是我老爹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也是我老爹说的。老爹对我说前一句话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童,老爹经常用这句话来勉励我刻苦用功,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老爹对我说后一句话的时候,我已人到中年,只是个一事无成的中学图书管理员,守着一堆图书报刊,“书”变成了“输”,看得再多,也是“梁山泊的军师——无用。”
无需多言,用功利的动机去看读书,自然就会分成有用和无用两种。有用的读书,自然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翻译成当今的话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怎样改变命运呢?自然,社会的主流看法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过去是科举,现在是各种升学考试,最后通过“公务员考试”或各种“职业资格考试”达到目的。这些考试肯定有它的流弊,但也不全是坏事,至少它能提供一条相对公平的渠道让寒门子弟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读书肯定不是无用的,它是一种职业性的读书。
可我认为,即使是非职业性的读书,即使是看上去非常无用的读书,我觉得也是有其价值的,这种价值或许可以替换为另外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过去不是有句老话吗?“顺境多做事,逆境多读书。”事事顺利,有事可做,自然可以做去,做官也好,做生意也好,做学问也好,都是可以的。身处逆境,诸事不顺,彷如人生的失意者,除去跑步走路、打牌跳舞其实读书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失意者的读书,可以是寄望于读书来改变命运,也可以纯粹就是为读书而读书。这种休闲式的阅读,除了可以帮助一个失意者打发寂寞无聊的时光,也可以带来一种仰望天空的视角力量。因为这样的读书,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一个人的想象力,而想象可以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新世界。这样的阅读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阅读,而是一种智力训练,一种自我疗愈和精神创作。阅读非虚构的作品可以训练我们深层次的理解力,阅读虚构的作品则可以提高我们潜意识的写作力。
说得惊悚点、极端点,如果一个人完全失败了,彻底破产了,什么都没有了,他还不读点书,那么,他的人生真的会很灰暗,也许他就只有出去开车撞人,拿刀砍人,或者,转向自己,自残自杀。然而,如果他还有书呢?只要他不是只看连坏杀手之类的文字,我认为,他迟早会从不间断的阅读中凝聚起一种语言的力量,让他飞跃现实带给他的疲惫和悲伤,得到解脱和释放。——善读书者可以治愚,这就是读书的无用之用,一个失意者更需要从书籍中得到自我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