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想法婚育杂谈

新春特辑(五),元宵灯会的起源是?

2019-02-02  本文已影响1人  蛋壳小花生

天生一圆月,地上万盏灯。

没错,说完了对联、福字、饺子和红包,怎么能不说说灯笼。

灯笼这种传承已久工艺品,可以说是在全球范围内辨识度最高的中国春节象征物了。

现在的灯笼,已经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象徽,红白喜事,不同祈愿,不同阶层都有各自不同灯笼。

比如代表婚礼喜庆的宫灯,代表丧葬场合的竹篾灯,寓意着人丁兴旺的伞灯等等。

相比于春联、福字、饺子和红包这种场景限制大的文化符号,灯笼的使用场景、普及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了。

毕竟在电被发明以前,灯笼是古人夜晚光照的唯一来源。这也是它的寓意比起桃符背后的春天更加的深刻,更加的具有正面意义的根本原因吧。

当人类开始使用火开始,移动的火把就已经存在了,但是那个还远远算不上工具,而且还怕风。

真正出现纱灯,那是在西汉时期,从火把变成纱灯,一个是需要动物油脂的使用,另一个是纺纱技术的进步,两个在西汉时期正式结合,出现了一个不怕风的夜晚小光源。

随后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技术,让纸张真正实现了量产,于是纸张糊的灯笼也出现了。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因为动物油脂依然属于非常昂贵稀缺的物质,灯笼依然只是贵族在夜晚使用而已,老百姓依然在用烟味十足的芦苇杆子加点布。

而且在那个时期,在家里挂灯笼这个事儿,就算贵族也并不一定会如此浪费,基本上只有皇族会如此,其中有一个挂灯笼的典故里,讲的就是东汉明帝刘庄信佛,佛教教义里有点灯敬佛的说法,于是就命令士族和百姓都挂灯笼。

个人觉得佛教那时候远远没有那么高的接受度,而且让百姓也挂灯笼不现实,所以觉得这个也有点扯。

如果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那还有点可信度,因为那时候辩论成风,而佛学又是里面的佼佼者。而且魏晋时期蜡烛的出现,让灯笼的普及铺平了道路。

所有的节日,都是物质匮乏年代的一场盛宴和狂欢,那么需要的就是彻底的放松。在宋代以前,宵禁制度非常的严格,晚上不允许人出门走动的,更不要说张灯结彩夜宵一条龙了。

所以,节日的特殊性就得在这里体现出来。

不管是传说里元宵赏灯来源于汉代还是唐代,起本质上依然是节日的夜晚,依然需要光明和狂欢这个本质需求。

而灯会的出现,可能是宵禁制度放开以后,人流大量涌动,市场这只大手自然会让小贩们各自找人流聚集地摆摊,摆摊自然需要灯笼照明,各个摊贩之间为了竞争,也许心思就出现在了灯笼上。

于是各色各异的灯笼变成一种商家引流手段出现了,这也许是灯笼最初的起源吧。

然后,也许是人们意识到人们对于灯笼产生了兴趣,每个人回家讨论的是那些神奇的灯笼,于是皇家、士族和商人们自然会想办法在这里参与进来。

然后是某位君主,亦或者是某个名人把某一场元宵灯会办的特别漂亮,接着就流传了开来。

最后,这个流传的习惯,才慢慢演化出各种传说。

因为解释,从来都是发生在事实之后。而且真相往往不重要,故事才重要。

所以很多事情,我不太相信某个名人,某个皇帝,某个神仙的一个故事,从而发展处一种习俗,一种文化这种逻辑的。

真相往往是流行已经到来,为了扩大流行,利益者们利用了某个名人,某个皇帝,某个神仙,让流行更流行而已。

今天,你家的大红灯笼挂起来了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