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每天写1000字教育

“熊小孩”背后的思考

2018-05-28  本文已影响36人  静静的记录生活

每次考试过后,作为家长都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可是总有部分家长总爱拿其他优秀孩子的成绩来羞辱自己的孩子。

听,楼下孩子的妈妈正站在院子里,叽哩呱啦地训斥着那个垂头丧气没有考好的孩子:“唉!你天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怎么就是不出成绩呢?人家楼上那个男孩,生病大半个月没上课还考的那么好,你说俺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

按理说楼下邻居家的男孩,应该是学习比较好的那类,安静、勤奋,甚至有时路上我都见过他手拿资料,嘴里不停的叨咕着。

他的父母经常和我讲:“这孩子平常很听话,也很用功,可就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每天一回到家,就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一个非常精致的本子,把白天每一科的笔记再抄写到这本子上,直到深夜。

像这样用功的孩子随处可见,平时利用课间点滴时间去请教别的同学,中午利用午餐时间再去请教,甚至周周补习,寒暑假补习,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丝毫不敢懈怠。可无论怎么用功,成绩还是处在中等水平。

举止感动天地、感动父母、感动老师、感动同学就是感动不了成绩。

别人学的时候,他也学;别人玩,他还在学习。可是最后他的成绩还不如边玩边学的孩子。

出现这种状况究竟是哪一环出问题了呢?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孩子?

经查阅以上这类孩子患有“脑懒体勤”综合症。具体指引如下:

1.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该干什么的时间就干什么,不必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上。上课就要以听为主,以理解为主,以记为辅。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在课上的二十五分钟时间里,讲授新知识,这是最黄金的二十五分钟,如果在这个时间里,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他就失去了最佳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时间。所以,孩子精力集中的时间与老师讲授精华知识的时间不匹配,听课效率一定不会高。

听课效率不高,回家不会做题,必然要付出更多时间成本,进行“再学习”,而很多孩子课后花大量时间补习的根源,就在于课上错过了黄金二十五分钟。

2.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

有的孩子上了一节课,甚至上了一天的学,都没有提出一个问题,但“没问题”就是真的会了吗?其实也未必。很多时候,“没问题”恰恰证明孩子没有听懂,没有融入到课堂中。试想,对于一个你完全不懂的领域,让你去提问,你能问出来吗?当然不能。

所以,对于孩子,尤其是上了中学的孩子,我们必须要引导他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做到有效率地学习,而不是拼着勤奋的外衣,做假象,磨洋工。“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

3.勤奋之前请先思考

我的学习习惯哪些好,哪些不好……

我目前的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

哪些急需解决,哪些我可以自己解决,哪些必须求助于老师……还要明确先做哪件事

每天回家孩子们都有很多学习任务:英语单词,语文古文,理科习题,纠错,复习,预习……有的孩子上来就开始背单词,背了一会,想起数学有练习题,就放下英语,写了一会数学,又想起语文老师布置了预习……忙了一晚上,却什么都没做完,也没做好。这里我的建议是,在每天开始学习前,一定用心思考大体的计划。

4.不要拿时间来衡量勤奋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孩子一天到晚坐在书桌前,就是“好好学习”,就是“勤奋”。

其实长时间学习不等于深度思考,也不等于学进去了,长时间学习可能是在毫无意义的刷题,刷题不见得就是好的,有的学生就是在刷题的过程中,一遍、两遍、三遍地重复自己的错误,被固化的错误,真有很可怕。

每个家长都想要做孩子学习路上的帮手,但我们要注意,行动上的重视才是真正的重视,不在行动上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只用抱怨和唠叨表示“关心”,其实也是一种“伪关心”。

孩子做错的题问问他自己能否总结经验教训。

课外补习和辅导资料千万不要贪多,不能盲目,适合才是硬道理。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谁把自己虐得更惨,而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抛下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

在对待孩子成绩方面,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应该只去关心分数与名次,而是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正确的分析、指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才是提高成绩的好方法。

正确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才是正中之重,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关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