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人格该怎样与朋友相处呢?
提问:
最近慢慢发觉自己就是这种人格,好像突然找到了定位
我有一个除了爸妈以外最重要的朋友,彼此都很看重对方,但我总是不能很好地处理这段关系。
我内心其实特别依赖她,什么都想一起做,恨不得长在一块。但是…我不可的是,我从来不会表达出来,总是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实内心早已波涛翻涌。
我又总是很在意一些事,她有事没先跟我说,她和别人出去玩没告诉我,在别人眼里可能无所谓,但我不行,我会很难过,很生气。但我真的不会说出口,我回避,我憋着,自己难受的要死,也不愿说出口,但其实她根本不知道我在生气…而且在我生气的时候,又渴望她来找我哄我…我真的太矛盾了,就总是心口不一。
每次闹矛盾我做完内心斗争想要和她谈一谈的时候,又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但内心已经有了一万字的论文了…
我对她真的太依赖了,或许…把重量稍微放轻一点会不会好呢,到我觉得我做不到
我太矛盾了…唉
回答:
这个问题很好,一眼看到这个问题,就忍不住有回答的冲动。
很多时候,由回避依恋特质所形成的障碍,都是被焦虑的伴侣提出来的,但在回避依恋的自我角度,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回避依恋特质也给回避个体自己,带来很多烦恼。有意思的是,这些烦恼对于非回避个体来说,简直就像是小孩子去开箱新玩具一样简单,但对于回避个体来说,这些烦恼就像是一个攀登者在面对陡峭的山峰一样困难。
可是,我关注回避依恋主题这么久,从提出问题的数量上来说,还是焦虑提出的多,回避提出的少。这种数量上的 差异,本身就显示出来一个问题:焦虑选择在面对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的时候,愿意求助于环境,求助于他人,并认为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回避却很少谈自己的问题,更愿意隐藏自己的问题,更不愿意和他人分享自我的内部信息。同时,也更少地求助于他人。这一点,是不是很有意思?
我们再看提出问题的小伙伴,是怎么描述自己的问题:“……但是我不行,我会很难过,很生气。但我真的不会说出口,我回避,我憋着,自己难受的要死,也不愿说出口……”这充分说明了一点,回避个体在面对令自己难堪的冲突(潜在冲突)时,自己处理的方式是一贯地回避冲突,无论这种冲突是在亲密关系中,还是在一般性社交关系中,回避更习惯于尝试在自我框架下封闭冲突。很多不了解回避特质的小伙伴,经常会吐槽回避给自己带来的困惑,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回避在给别人带来困惑的同时,自己也不轻松。
回避这种尝试封闭冲突的习惯,更是内在自我框架下,自己对自己意愿的态度的一种,外延到现实层面的真实反应。即回避在内心深处,自己对自己的意愿,是一种接近于内敛、羞涩、收紧的态度,所以,才导致了回避在现实层面中,一旦遇到了现实情况,或者是现实中互动的对象(好朋友/恋人),需要表达自己内在意愿时(特别是自己内在意愿和现实情况差异时),自己仍然会继承这种内敛、羞涩、收紧的态度,仍然会选择“憋着不说”。这么做的结果,很明显的一点是,即便是“憋着”语言不说,却无法“憋着”情绪不外漏。现实生活中的互动,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一般性社交关系,除了行为语言,很重要的信息交换就是双方情绪的彼此感染。所以,回避因为自己的内在态度的影响,在现实中就会让他人,只能感受到回避所传递出来的消极情绪,却无法接收到回避为什么产生这种情绪的动机或过程的解释信息。他人会怎么想?他人只会认为,回避个体是莫名其妙的怪脾气。如果是朋友关系,朋友就会慢慢疏远;如果是恋人,恋人就会直接崩溃,跳过来指责回避。
所以,我们可以明确看出,这一部分的核心问题就是,回避只传递了情绪感受,却缺失了内在情绪形成的动机和过程的信息输出。这一点,要怎么该?我想答案不言而喻了吧。当然,也许还有回避的小伙伴可能会继续追问,我特别想打开自我,向别人坦露心声,可是还是没有勇气,怎么办?关于这个延伸出来的问题,也不复杂。我提供个思路,小伙伴可以自己思考。个体之所以没有勇气坦露心声,或者是没有建立坦露心声的习惯,可以追溯的原因无非有两个:
第一,自我曾经的经验中,一旦自我表达了自我意愿,就会遭受周围环境的打压或者否定,而不是平等对话或者合理引导。老实说,这个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很普遍问题。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因为年龄和经历的关系,有不同的体验。当自己是子女的时候,看待父母的时候;当自己成为父母,看待子女的时候,答案是不一样的。如果再把自己成年后的心智,放置到父母曾经的生活环境中看问题,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会更加广阔。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一点就是,人心智的发育成熟,不仅存在于个体的学习和成长上,还会广泛存在于几代人身上,人总是慢慢变聪明的。生活不是穿越剧,有些遗憾太正常了,接受曾经的现实,并不代表未来就要妥协。
第二,脱离了自我经验,现实中此时此刻,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对话语境不平等。这一点,无论是在亲密关系中,还是在一般性社交关系中都存在。举个例子,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一个很受异性的欢迎,一个比较普通。社交关系中,一方拥有了很多好朋友,一方是喜欢独处的。这种现实中的差异,就会造成双方在特定话题的交流上,对话语境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背后,不仅仅关联着较强势一方的受欢迎,受认可程度,更多是一种双方在特定范畴的某个主题上认知程度的差距。处理这一点问题,更多需要个体努力提升自己对话地位,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说完了坦露心声,还有另一个问题。为什么非回避没有这么“复杂”的自我内心体验/活动?为什么回避就会有如此“内心波涛翻涌”?而且,我们需要承认的一点是,回避这种内心体验/活动,虽然很可能是不符合客观现实的,但是它们是真实存在于回避的主观感受中的。它们虽然客观不现实,但是是主观真实的。人很有意思,人对生活的态度,除了取决于客观现实的信息,还有大量是基于主观体验的判断结果。所以,除了上面阐述的,回避除了要坦露心声,还要有效减少“非客观存在但真实产生”的“内心波涛汹涌”。
怎么减少?看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先研究一下这种“内心波涛汹涌”是什么?我在《这可能是回避最大的障碍》中解释过时间在个体成长中的特定含义。同理,我们可以推导出回避这种“内心波涛汹涌”,本质上是个体在采取一种接近于儿童视角看问题+青春期式的处理问题方式的交叉作用。即,从看待自我和现实,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的角度上,回避采取了种将自我“扩大”为现实环境的“中心”的视角,也就是说内心第一视角看现实的时候,是抱着自我“应该是”现实环境,现实他人的第一优先级要顾及、要处理的对象;一旦这种“预期”没有得到满足后,个体习惯性的行为选择就是,将“不符合预期”的要素(要么是现实互动,要么是现实环境,要么是现实他人),“清除出”自我的“小环境”。从而,继续保证自我在“小环境”中是“第一优先级”。
接近于儿童视角观察现实的时候,会引起“内心波动”的“小浪花”;接近于青春期式的问题处理方式的选择倾向,则是将“小浪花”加强为“波动汹涌”的大能量。当然,按照我之前的剖析,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变化,是将个体心智资源大量聚集于自我认知理解的功能上。
到此为止,我们不用着急下定论,这种“内心波动汹涌”是好的,还是坏的。对错本身是一种,极为对立、单一的认知判断的标准,只能用来阐述简单的问题,如果用它去理解复杂的问题,则过于懒惰和拙劣。这种“内心的波涛汹涌”常见于儿童或者未成年个体的内心情感体验,或者是内心活动上,较少见于成年个体的内心中。个体成年后,内在自我框架已经较为稳固,情绪感受的敏感度是下降的,也就是说成年后个体情绪比儿童更加稳定,但也更少被外部变化所“触动”内心。用一句不太正确的话来描述就是,从某个角度来说情感麻木和情感成熟,只是一线之隔。所以,从保持个体内心的细腻丰富,维持高敏感度的对外感知力来说,个体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这种“内心波涛汹涌”的能力,但从更高效、更轻松地实现对外互动,或者建立维持亲密关系的角度来说,个体又应该限制“内心波动汹涌”的波动等级,甚至有能力将自我内心变得“风平浪静”。
所以,回避个体建立并拥有这种“内心风平浪静”的能力,是保证个体实现对外相处的内在因素。这种能力应该怎样建?我觉得有三点:1.认识到自我内在情绪产生的过程和情绪好恶,以及自己内在情绪习惯的优势和局限;2.尽量多结交“内心稳定”的好朋友;3.尽量多和这种“内心稳定”的好朋友多交流彼此的感受和看法。既然自己缺乏这种看问题的广阔视角、处理问题的成熟方式,就多和拥有更这些的个体互动,互动久了,自己内在情绪习惯就会被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也就有了“内心风平浪静”的能力,和人相处起来,也就彼此轻松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