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痴杨树华
在《鲁迅全集》第十五卷记载着:杨树华,字冠珊,1912年生,广东澄海人,广东汕头私立友联中学初三学生,曾给鲁迅写信并寄稿求教。
《鲁迅全集》第十六卷的“日记”里,杨树华的信息集中于1927年2月至6月间。笔者慕名寻到了杨树华的家,他的家十分简陋,除了一台电视机、一台电风扇之外,只有几件破旧的家具,如今他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清瘦的身躯已行动不便,脑血管阻塞、心脏病也困扰着他,然而,他神志清醒,声音宏亮,记忆力惊人,他向笔者讲述了他读书、教书、藏书、捐书、痴书的一生。
杨树华杨树华小时候在澄海神山的冠山书院读书,他自幼就受到冠山书院精神文化的“洗礼”,因此一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学识渊博,掌握法、德、英等国语言。南京中央大学毕业之后,他回到潮汕金山中学教学,如今可谓“桃李满天下”。看书是他的一大乐事。今天,他仍然省食俭用,把大部分退休金用在购书上。如今,他仍“壮心不已”,正与宁夏方面的教授学者通信,探讨着尚待开发的“西夏学”,120岁的李繁文先生对此举特写信对他表示感谢。
澄海冠山书院杨树华又是一怪人,他嗜书成癖,那怕经受生活风波,岁月洗劫。到晚年,他尚余以明版线装书为主的海内珍本一万多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他深明大义,他告诉笔者:自己的五个孩子没有一人是读中文专业,于是,他把自己所珍藏的书刊分成五批捐赠:第一批他捐出7000多本给澄海图书馆,足足五橱。第二批是把茅盾、叶圣陶、梁漱溟等好友的亲笔信、墨宝、书画赠北京现代文学馆保存;第三批是把《金刚经》、《古兰经》等赠送佛寺;第四批是把厦门政协委员陈珍珍送给他价值1000美元的三盒10本的《茑萝集》赠给汕头图书馆;第五批是把潮州名贤杨钟岳的《搴华堂诗文选》、杨长发的《会城纪行诗集》、自己年轻时编的《神山全集》三本珍贵手抄本捐给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收藏。
杨树华是潮州名贤杨钟岳的第十八代孙,15岁时与吴其敏、李学鑫(绛秋)、冯岭梅(冯铿)、许峨(美勋)都是《友中月刊》社中坚,五人在汕头掀起的“新文学运动”影响非常大,并得到鲁迅先生的大力支持。鲁迅给杨树华的信共7封,他还替这位青年学生一笔一划地修改文稿。杨树华对鲁迅先生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杨树华写出笔者的书信杨树华不无自慰地对笔者说:“人生知足常乐,我一生平平,却有三大乐处:接近名师益友,此一乐也;收藏海内孤本,此二乐也;游尽名山大川,此三乐也”现在他隐居闹市,每日起居有节,饮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心旷神怡,但是内心仍然有牵挂:一是苏轼在潮州游玩的古迹还未寻到;另一件事便是冠山书院的修复尚未落实。
孔丽萍1999年12月16日发表于《汕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