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不仅是仪式——
钟声,不仅是仪式——
读吴佳骏散文作品《洋槐树上的钟声>>
今夜,公路边燃烧的一排排路灯宛如倒挂的晚霞,提醒我2018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抑或2017年的脚步渐行渐远。然就像洋槐树上的钟声,滴答滴答,由无数的顿号变为感叹。灯火与钟声,只是一种事物往复存在或远去或即将到来的示意,是一种仪式,又不仅仅是仪式。是风雨晨昏永不停歇的脚步,也是用散文叙述的语言对乡村大地倾诉的方式,或落寞,或忧伤,或真诚,或悄无声息。
文中以洋槐树上的钟声为主线,讲诉了作者在西南一个小城的乡村当教师的情境。作者以一口钟的敲响和熄灭,试图挽回学堂,挽回故土,挽回渐渐消失的青春。
我看到了文中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可孩子们并不按我编排的座位入座,他们有自己的排序。他们排序的依据,是力气的大小,性格的强弱。力气大的,性格要强的,就坐前排。反之,就只能坐中间或后排。我看他们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了竞争那一套。我不知道该感到欣喜,还是该感到悲哀。”文中有对生命之源的乡村的热爱与致敬——“我发现我所虚构的事物,都来源于乡村。这么说,我并没有走出我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文中也有在现实生活挣扎的无力感的困顿与彷徨——“每天,孩子们放学后,学校重又空寂下来。我站在空空的讲台上,有种失重的感觉。讲台下空着的每一个位置,仿佛都是留给我自己的。我是我自己的学生,我也是我自己的老师。我无法走出我自己,更无法超越我自己。我排除不了内在的落寞和痛苦。”也文本更有对自己与学校的命运的思考与探索——那所学堂,便是寺庙。那口钟,便是晨钟,也是暮鼓。多少个日月春秋,多少次斗转星移,我就那样盘坐在破屋里,青灯黄卷,面壁参禅。
六个章节,我读后悲欣交集,它裸呈的不仅仅是钟声,而是一个乡村教师全部的心灵史诗——非感官的叙述,而是从心底过滤蒸馏出来的生命气息。虽然这是作者的旧作,或许写于十年前或许写于更远的远方,我从文字的叙述中嗅到了作者生命的质地——光滑、鲜泽、悠远又沧桑,还裹挟着淡淡的忧伤。这是作者的生态气息,和着泥土、草木、飞鸟和故乡的冷暖,更是贯穿文字始终的生态立场。
“那口钟成了我惟一的知音。”在夜深人静之际,作者在知音的陪伴下,寻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知音,那是心灵的知音和灵魂的重建——它们是《论语》《史记》《南华经》《道德经》《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他离钟声更近,和自己靠得更紧。他与故土水乳交融,又与时间与空间构建的乡村教师生活有了交集与感应。
一个对生活真实的人,写出的文字是不被污染的——当我第一次敲响洋槐树上的那口“钟”时,也第一次敲响了我的青春。我举起锤子,不敢使劲去敲那口“钟”。面对那口“钟”,我像面对一个老人,面对一个衰老的村庄。那钟声是沉闷的,暗哑的,它已经没有力量穿透岁月。但足以敲醒整个颓败的村子,敲醒村子里沉睡的十几个孩童。我能想象短暂而重复的召唤,是对一个贫困山村的痛心与召唤,极其忧伤,又满怀希望的召唤。在钟声的集结下,孩子们的人生还没开始,生活已经开始了——这是叙述的力量,不需过多的场景描述我就能感知乡村孩子生活的艰辛。我也生活在农村,我的同学也有天不亮起床赶十多公里的山路到达学校,无论刮风下雨,无论路途泥泞还是似蒸笼的夏季。在破败的乡村,只有像麦苗一样拔节和生长,才是一种有尊严的活着。无法改变命运的窘迫,就把生活走在人生的前面,把阅读与思考引入孤独的生活,从而给自己一股强大的力量,对叙述的尊重,对学堂的尊重,对孩子们的尊重,对乡土的尊重。
这钟声,是大地之音,那朴实又催人泪水的乡村学堂的参与者与坚守者在一方小小的天地中,守住寂寞和孤单,聆听大地的音准。
这钟声,又是自然之音。在寂静的山谷,“咚咚咚”的声响和鸟鸣、蛐蛐的声音、洋槐树花开的声音、陈旧的发霉声、朗朗的读书声混合在一起,在自己的时间里鲜活,又在远去的时光中悠长。
我在佳骏的叙述气流中,读到了奔涌的生活之河,富有韧性又清澈,是光从不同的平面挂在水上,各个角度都能看到水面的波光。六个章节是小时候老师为我们放映的幻灯片,记忆与情感的镜头打在屏幕上,沥出温和与谦逊,深刻和透明。
今夜月光如银,我在二十三楼的阳台上望着远方,西南方向那个山谷的钟声漫卷而来,钟声在钟声中响起,又在钟声中复活。
钟声,不仅是参与一种仪式的交谈,而是作者的心灵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