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自我成长

旅伴

2020-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简心1314

如果没有孩子,我会义无反顾地离开吗?这个婚姻到底给与我的是什么呢?

失望?不被理解?被负性情绪包围?

很多时候都想一走了之,没有孩子的时候是这样,有了孩子之后,因为牵挂面对负性情绪时,就让自己忍着,不知多少次任泪水打湿枕头,头疼着睡去,第二天依旧笑脸相迎地和孩子们打打闹闹。

很矛盾,很分裂,很神经,也很怕有一天会再次把自己逼迫成抑郁,重新回到那暗无天日的日子里。

凭什么呢?就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就因为手心朝天,就要低你一等?就要忍受,承接你的负性情绪?都是成年人,可不可以自己控制?把情绪随意洒在孩子,他人身上,有意思吗?好玩吗?很爽快吗?

一次次纠结,也愤怒,也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把自己承接来的负性情绪转嫁给孩子,可是情绪有了发泄的出口,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吗?关系问题始终就像一只大象,肆无忌惮地横在我们中间,而我们却一次次地选择忽视,为了所谓的"安全感"?"稳定感"?还是自始至终不肯走出自己为自己设定的舒适区呢?

直到遇到李松蔚,仿佛心结就这样神奇般地被打开,起初不敢触碰,血淋淋地剖开内心,撒盐,撕心裂肺疼痛,一次次抚慰,一次次任它结痂,走到现在,看着满目疮痍却不再疼痛的伤疤,忽然觉得自己一夜之间长大了。

我可以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看着锅里的饺子沸腾,冒泡,浮起,只因为孩子说,她肚子好饿。

我可以一边抱着被子蜷缩起来,一边眼泪吧嗒吧嗒地滴着,一边消化自己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伤心,一边在孩子需要我的时候表现得若无其事。

谁说不可以哭?谁说为母则刚?

我可以柔弱,可以哭泣,因为那是我自己排解情绪的方式。

我把自己对自己的愤怒,不挣钱,不会做家务,没有太多能力,通过各种方式看到它并化解它,唯独不再想着把它转嫁给我爱的我在乎的人。

我的父母,我的孩子,只是我生命旅途中的旅伴,我陪他们走过生命里的一段,特殊的时期,我们遇见,走过这一段,我们都会拥有自己的生活,我们还是要为各自负责。他们也陪我走过一段,无论是怎样的一段旅程,我都因他们的陪伴而有可能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所以我有什么理由去把我偶尔失控了的无法平复的情绪轻率地扔给他们呢?即便他们不接招,不会因此而受到创伤性地影响,事后呢,那种"悔不当初"的负罪感我又该怎样化解呢?

我把自己变成海洋,如果你还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我可以承接,但是也请你也要明白,我们也不过只是生命中的旅伴,虽然我们的旅途看似很久,很长,但是终归有结束的一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