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TP国际认证培训师》课堂纪实(一)
自幼喜好徜徉阅读海洋,乐享讲授分享乐趣的我,于2018年开始逐步接受一些专业培训以来,慢慢的,不知不觉中,自己利用培训知识,竟然研发了几门课程,通过走进企业及其他平台分享,收获了一些忠实的拥趸。慢慢的,我也明白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真滴,寓教于乐,让听者畅享其中,让分享知识得以应用于实际工作生活中,成为了我的追求目标。
时间久了,我逐渐懂得了“成为一名培训讲师很容易,但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讲师,却难于登天”的道理。为了追逐内心成为一名优秀培训讲师的目标,8月7日至9日,踏着立秋清凉,暑气渐消的浓意,我来到北京市海淀区西郊宾馆,开启了为期三天的第541期“AACTP国际认证培训师特训营”的培训。
8月7日又到一年立秋时,秋风起,吹散了暑气,这个季节也逐渐开始变得温柔沉寂。踏着舒爽的秋意,迎着夏末的朝阳,清晨六点半,我离开温暖舒适的天津老家,坐上开往北京的高铁,开启了疫情以来首次进京之旅。历时半个小时的旅程,早上七点二十分,顺利抵达北京南站,开启紧张的地铁节奏。坐四号线,转十三号线,近五十分钟的地铁换成,当走出五道口站点时,眼前的一切惊呆了。秋风起了,秋雨降了,炎热的暑气也渐渐消退了。而这秋雨,宛若一把神奇的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趁人们没留意时,悄悄地打开了秋意的大门。踱步于缠绵的秋雨之中,惬意悠闲,不多时,终走进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郊宾馆五号楼二层的荟缘厅。将近两个小时的旅程,终于来到此次“AACTP国际认证培训师”的课堂。
北京西郊宾馆是一家红墙绿树掩映之中,环境清新幽雅的庭院式四星级旅游涉外宾馆,位于有着“中国硅谷”美誉的中关村的核心地带,周边多所知名高校和高科技企业,给宾馆赋予了一些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初次走进宾馆的荟缘厅,发现约100平的会议室,房间中部错落有致的摆放着四张桌子,围绕着每张桌子周围摆放着五把椅子。十几人享用着硕大的会议室,既不拥挤,更让我们有了更多交流活动的空间。
8月7日早上九点整,课程正式开始。正式授课前,助教老师首先让我们介绍了“AACTP国际认证培训师”的历程简介,接下来给我们介绍了此次AACTP授课讲师、资深实战派管理专家、具有丰富销售、管理和培训经验的叶敬秋老师。简短介绍之后,叶敬秋老师走到舞台中央,三天课程正式拉开了帷幕。
简单问候之后,叶敬秋老师首先讲到,众所周知作为一名培训师都需要掌握三个重要环节,即编、导、演,包括TTT在内的众多培训机构,也以培训这三个环节为教学任务。那么三个环节中哪个才是最重要的一环,有人答是“编”,有人答是“导”,有人答是“演”。叶老师告诉大家,三环中最重要的一环,往往也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一环,那就是“编”。对于培训,除非我们成为知名人士,如马云等,对于课程结构不会有太多要求,更多强调“演”。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有首先保证课程质量的优秀,课程结构逻辑的合理,即确保“编”的环节,课程才可以受到更多认可。
美国作家朱莉. 德克森出版过一本《认知设计》的书,在书中作者告诉读者如何从认知学角度,科学地阐述才能设计出良好的教学方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本杰明. 布鲁姆针对教学方法曾列出过著名的“目标分类法六个层次”,即“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通过六个层次,布鲁姆更多告诉人们如何“掌控学习”。无论是德克森的《认知设计》,还是布鲁姆的六个层次,都给我们传达出如何制造教学方法的新模式。教学培训旨在将培训知识技巧,让学员应用于工作生活中,如果我们仅仅为了传递信息,那样的教学则完全没必要。
叶老师告诉大家,开展教学培训首先要问自己培训目的是什么,想要给学员带来什么。培训形式不是万能的,不要仅仅传递信息。接下来叶老师以“两学一做”为案例,告诉大家培训目的及融入环境的重要性。单看“两学一做”很容易让学员觉得单调无聊,课件不能缺乏使用性,但假若将课题改为“如何当好一名村官”,便可以很容易提起学员的兴趣。培训时融入新环境要懂得先学会适应环境,让个人发展与岗位相互配合,切合自身努力,达到可以胜任岗位的能力与责任,让培训课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培训时老师一定要让自身讲课思路跟课程策划、编写有关,语言表达能力让交易变得更便捷。
那么何为培训的价值?叶老师告诉大家这样一句话:“所谓培训,就是学员让学习变得更加简单,老师让分享变得更加快乐、身心愉悦。”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会发现教是最好的学,通过不断经验萃取,只要我们自身的课程培训体系不会被破坏,既可以学会分享讲自己熟悉的内容,即直接经验,同样也可以分享讲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即间接经验。
叶老师告诉大家,培训课程是不断经验萃取的过程,好比老师在培训课程中核心课程价值与应对突发挑战的过程。比如讲内容方面的自我管理,无论从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入手,都需要先考虑学员需求,然后再根据学员实际需求设计具体内容。再如人际关系,我们每人跟陌生人交往都会有压力,同样跟学员打交道,也要注重循序渐进,培训方法的设定,要从简单到难,让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经历安全、融入、开放三个阶段,老师提问也要遵从工作化、情景化、生活化的模式,从企业文化入手,多讲些既有道理又实用的东西,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具备个性化,讲课时要懂得对学员自身的包容。叶老师讲,培训师培训时可以问一些能给出具体答案的问题,诸如“做事情有步骤流程吗”、“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才能应对挑战”、“针对挑战能否举例说明”等等,当然培训师答案一定要表达完整。培训师要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既对自己内容本身相信,也要考虑这些内容是否可以受益并应用于实践,不断挑战自己,将自身觉得有价值分享给别人。
古语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训师正是经过不断经验萃取,才让培训课程不断升华迭代。对于培训经常有人认为同演讲相似,关于二者差异,于老师指出,培训与演讲都是一对多,运用多种方法,旨在改变听众的行为差异。不同之处在于,演讲重在以输入理念为主,而培训则重在输入技能、知识、态度为主,并进而影响对方能力、行为、理念,二者本质目的不同。
那么何为培训?叶老师告诉大家,所谓培训是企业围绕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提高员工素质、能力、工作绩效等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培训内容要针对不同企业员工,制定不同培训内容,以让学员完成业务为目标。培训最关键让学员掌握原来不会做的,经过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现在学会了。接下来于老师举例,进一步向大家阐述培训要以学员的业务需求为中心,不能以领导需求为目标,培训师要注重询问学员培训目的,这样可以增强培训说服能力。
对于培训效果的评估,叶老师告诉大家,主要分为四个层级,即第一级为感受层面的基础评估,第二级为掌握层面的考试评估,第三级为应用层面的行为评估,第四级为效果层面的绩效问题评估。不同层级的培训评估,培训师在课堂中所起的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角色一,传授者,培训师讲授的课程成为了学员培训的底牌,作为一名知识传授者;角色二,学习助手,旨在帮助学员理解培训课程;角色三,业务伙伴,培训中便于给学员做职业规划,探讨培训课程;角色四,教练,带领学员,便于引发学员思考。关于培训师的教练角色,叶老师特殊强调,教练培训师对内容的理解,便于减少信息衰减,起到知识搬运的作用。课堂内容的掌控,与培训师理解、培训师的发挥、课堂的气氛、学员的理解、学员接受程度密不可分。培训师切忌要建立受训者、培训内容与培训师三者核心联系,这样更便于突出培训效果反馈。
培训课程相比于其他学校课程,最大区别在于培训课程只针对成人进行培训。叶老师通过引导启发,告诉大家成人学习具备的几个特点。特点一,自主学习,培训最关键在于引导学员明白“我要学什么”,带着学员期望值进行引导,并放到培训师自己身上,将选择权交给学员,把控制权在自己手中,自主学习也是一种自由的探索;特点二,目标导向,培训课程要有收益,课程目标清晰,采取一定行为鼓励学员参与,类似《心流》讲到的让学员达到忘我境界,又如《游戏改变世界》通过培训中游戏讲述,提出课程目标让学员达成培训目的,目标导向培训师重点关注教学难度,即宁愿挑简单且冲突案例,也不要选困难且单调案例,问题设计要有一定难度,不断把握培训教学目标及培训价值导向;特点三,实用导向,培训课程要具备使用性,让所有人觉得有用,可以应用于实际;特点四,经验基础,培训内容基于学员自身经验为基准,让学员快速做出反应且不易被拒绝,便于激活学员固有旧知,培训师授课中,利用讲授法对课程结构要求很高。
培训促进有目的学习,既然培课程对结构要求高,那么好的课程则是通过不断经验萃取设计、磨出来的。设计一个优秀的培训课程,叶老师告诉大家,关键要掌握课程的几个成功要素。要素一,定位学员,明白根据不同学员,制定不同内容,捕捉到客户角度;要素二,内容逻辑,即课程框架逻辑、知识点逻辑要符合学员需求;要素三,培训方法,课程内容方法要与学员需求相匹配,从态度、技能、知识入手,做到态度动心、技能动手、知识动脑;要素四,培训技巧,保持全场一个焦点原则,不要为了某个技巧把自己的风格丢了,课堂中培训技巧的演练与前三个要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了解了培训课程的开启,接下来到了培训课程中最关键的设计与开发阶段。正是讲解之前,叶老师给我们每组留个小任务,即十分钟内依据教材中九个培训设计模块,排出正确顺序。翻开书,各组开启激烈讨论,十分钟后,四个小组依次派出代表阐述了讨论结果。发言完毕,叶老师并没有急于告诉大家正确答案,而是向大家介绍了一个名为“ADDIE流程”。所谓“ADDIE”是教学设计理论,具体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基本阶段。根据这五个阶段,叶老师告诉大家,培训课题选择可以从战略驱动,即配合公司战略转型为核心选择;从能力驱动,即以培养员工基础胜任能力为核心选择;从业务驱动,即以解决问题为核心选择,这样可实现补充内容,依据学员需求改变内容,让学员学会培训课程,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也是培训师设计课程需要遵循的。
讲述完毕培训课题如何选择,从解决问题出发,重新绕出来,叶老师告诉大家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具体流程。第一步,课题分析,业务目标确认、业务问题分析、课题整体策略;第二步,目标设定,课题目标的界定;第三步,结构搭建,知识结构的梳理、表达逻辑的建立;第四步,内容组织,通用原理、实践经验;第五步,教学过程设计,开场/结尾的设计、方法的匹配、教学方法的设计开发、素材的匹配;第六步,试讲优化,说课演练、演课实战。叶老师告诉大家,培训师没有确定培训内容之前,先不要考虑教学方法,应先了解培训对象,再定培训目标。切记没有培训结构不要找培训内容,没有培训内容不要想培训素材。
中午12点,四个小时紧张充实的上午课程结束了。下午一点半,叶老师再次回到舞台中央,课程继续。开始上课前,助教老师依据每组人数,在每组放了适合每人使用的大白纸。助教老师开玩笑解释“白纸写作文用”,莫名的好奇驱使着我们。上午临近尾声叶老师讲到了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具体流程步骤,如何实践成为了下午具体任务。
课题分析并设计课程目标,上午讲到培训课题应从战略、能力驱动而来,重点以解决业务问题为核心,同时培训课题也要重点从五个问题出发。问题一,WHO课题讲给谁听,根据对方需求,分层级、专业考虑受众对象;问题二,WHAT课题解决什么问题,设定问题时要想象授课对象情境,从主观考虑是否缺乏某一个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记住不是面临的问题,而是分析哪些学员不会解决的问题;问题三,WHY课题影响分析,基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分析;问题四,HOW课题方案怎样解决分析,解决方案跟WHAT所给出的问题相对应,教会学员如何解决;问题五,EVALUATION课题效果分析,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更有效,如何检验这些教学方法。
讲解完毕培训课程设计的五个问题,叶老师让我们拿出准备多时的大白纸,每人一张,限时40分钟,写出自己培训课题的“五个问题”。培训课题可以是以往培训过的,也可以是准备开发的课题。因为此次AACTP培训结束后,我们需要在一年时间以内,上传自己培训讲课视频,故当于老师让我们每人写出自己课题的“五个问题”时,大家也都是以认证课题为依据。40分钟课题问题书写过程中,有人用自己曾经讲过的课题,有人重新开发一门课程,有人匍匐于案头,有人钟情于地面,有人激烈讨论,有人询问解析。
倒计时,五、四、三、二、一时间到,短暂的40分钟,虽不能尽善尽美,但每人却初步了解了培训课程“五个问题”的设计要领。接下来,按照于老师要求,每人将自己书写完毕的课题问题,张贴于墙上,按照每组半个小时的时间,每人依次阐述自己书写的课题问题。为期半个小时的讲述,每人都将自己书写的课题问题,详细向自己的组内成员进行了讲解,讨论交流,每人获益匪浅。
半个小时后,分享结束,叶老师首先告诉我们,培训课程的“五个问题”对课题设计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同样培训课题要想有吸引力,标题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可以设定主副标题,这样更便于创造眼球经济。课题培训中要明白培训中教会学员的具体目标,倘若目标不明,培训效果基本为零,培训课堂中,要让学员明白学会什么。
关于培训目标,叶老师告诉大家,培训目标要以学会完成具体任务,解决具体目标为出发点,培训目标要考虑围绕培训课程中HOW环节,以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合规课程为业务目标。培训目标的书写要具备四个元素,学习者即目标对象,可以通过多少时间的学习和演练即目标条件,表现性动词即目标动作,所需学习的知识即目标内容。
临近尾声,叶老师向大家讲述了课程目标书写四要素。要素一,整理目标内容,让学员明白学到什么培训的具体程度,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要素二,格式规范,培训课程目标的叙说、动作可以便于学员检验目标;要素三,程度合理、动作合理;要素四,可衡量,切忌培训目标不要用了解、掌握、明白等模糊词,注意用词。
傍晚六点半,紧张充实的一天课程结束了。叶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份小作业,按照书写的课题问题,写一份培训目标。
天上的云渐渐的消失了,天空的颜色变得更深了。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地上,给大地披上银灰色的纱裙。月色里,树影婆娑,暖暖的风,摇动着花树,晃动着默契的香,清雅而朦胧,在月夜里风情无限。伴着立秋落日的余晖,第一天充实的课程结束了,第二天课程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