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爸爸,有妈妈,但我没有家
小实是奶奶给他取的名字,奶奶说,只要他敦敦实实地长大就好。
小实说,他眼睁睁看着妈妈牵着妹妹离开了这个家。他两只小手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恐惧得竟然忘记了掉眼泪。
无奈,5岁的他力气太小,妈妈还是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

他还记得,那一天下雨了,雨不大,却下了很久,很久……像妈妈的眼泪,没完没了地淌,没有尽头。
晚上,他躺在床上,等着那些像炸雷一样的叫骂声,东西摔在地上裂开的声音,声嘶力竭的哭声……
它们终究没有像往常一样响起,这个家终于安静下来了。
小实心想:妈妈走是对的,她再也不用挨打了。
黑暗中,他扯着嘴角,笑了。

妈妈走后,爸爸白天在地里挥汗如雨,晚上借酒浇愁,偶尔也摔东西,骂人,但没有打过小实。
每次烂醉的爸爸不省人事后,小实都默默地把地上的一片狼藉,呕吐物,东倒西歪的桌椅等,努力收拾好。他不想让奶奶帮忙,怕奶奶看到了又要骂爸爸。
小实想:“其实,爸爸并不坏,只是爱喝酒,喝了酒心情不好,容易发火。妈妈不在了,至少还有爸爸。”妈妈走后,他第一次有了一点满足感。
日子并没有像小实原来想的那样难过得过不下去,就像奶奶说的:“再难,日子也得过。”
转眼,小实成了一名小学生。
就在他内心里刚刚生出一点高兴的时候,他的爸爸收拾行李,跟着村里的建筑队,去外地打工了。
一年后,他回来了,领回来一个年轻女人,挺年轻,长得也不难看。

据说,是他晚上在河边溜达,遇见一个轻生的女人,就救了她。然后,她死活要跟着他回来。
村里人纷纷议论他是走了狗屎运,白白捡了一个媳妇儿。
小实放学回家路上,已经有人跟他说,他爸给他领回来一个后妈。
他故意磨蹭了半天才回家,一进门就看到她,正在整理带回来的一包东西。
她抬头瞥了他一眼,没说话,继续低头收拾东西去了。
小实有点怕,又不知道该叫啥,也没说话,就走开了。
爸爸给他带了一身新的运动服,他很开心。
但是,第二天放学,就有人对他说,他奶奶被那个女人赶出去了。
他不信,中午吃饭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吗?
他发现他和奶奶住的屋子里的东西全没了,奶奶也不在。
那个女人在门口看着慌乱的他,一脸淡定地说:“你奶奶不想和我们住,搬走了,你以后也不要住在这了。”

小实狠狠瞪了她一眼,拔腿就往外面跑,他想奶奶一定去叔叔那个院了。
叔叔不到20岁就死了,听奶奶说,是得了一种怪病,也没钱看,就死了。留下两间土坯房子,一直没人住。
他跑到的时候,奶奶已经把破落的院子收拾了一番,地也扫了,床也铺了,看起来还有点家的意思。
奶奶见他回来,就说:“你回来了,饿了吧?等我把这个锅收拾一下,就能给你做饭吃了。”
“奶奶,以后我们就住这了吗?”
“嗯,就住这吧,你看不是挺好吗?明天,我再去找点塑料布,把窗户封上,再找点报纸,把墙糊一糊,就好了。”
“爸爸,也不要我了吗?”
“他敢?是奶奶需要你陪啊。”
他问:“爸爸呢?”
“去外面干活了。”
“啥时候回来?”
“过几天吧。”
他松了一口气,他想爸爸过几天就回来了,回来了一定会来叫他和奶奶回去住的。
但是,爸爸没来,就像他根本不知道,他和奶奶搬出来了一样。
他偷偷回去过,爸爸还像以前一样和他没话说,更不提让他回来住的话。
去了几次,他就死心了,再也不去了。

他和奶奶在这两间小破屋里住了18年,直到奶奶去世,他在外地参加了工作。
如今,他偶尔也会回去,回去给奶奶烧个纸,就回来了,从不在爸爸家过夜。
虽然爸爸经常挽留他说:“住几天吧,家里宽敞了。”爸爸靠着在外面打工的钱,已经在家建起了漂亮的两层小楼。但他都拒绝了,他恨他,这么多年了,他还是不能原谅他。
这些年,他总是梦见,妈妈走了,爸爸将他和奶奶赶了出来……
然后,他也去找过妈妈,经过打听,他辗转找到了妈妈现在的家。
妈妈后来嫁给了一个腿有残疾的修鞋匠,日子谈不上不富裕,但好像也是很坏。

每次去,妈妈都忍不住抹眼泪,去了几次,他不想再去了,他觉得自己不应该总去打扰他们。
现在,他最怕过的是春节。因为春节大家都忙着回家,只有他不知道能去哪里。他说,他的爸爸妈妈虽然都还在世,但自从奶奶去世后,他就没有家了。
这是个写起来很困难的故事,几度暂停,心痛到写不下去。
据统计,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离婚率就一路走高。2002年,中国粗离婚率是0.90‰, 2010年突破2‰,2015年为2.8‰,是2002年的3倍多。中国离婚十强城市,北上深广占居前四名。
离婚原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对方出轨、家庭暴力、性格不合、婆媳关系不合。
不只有父母离婚的孩子,会有被抛弃的体验。有的父母不曾离婚,但迫于某些原因,不得不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给老人抚养,或者自己因为工作忙,而疏于和孩子交流沟通,也会有爸爸妈妈不爱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孩子往往会更独立,懂事早,但他们内心却可能因为得不到爱的滋润,而留下一辈子都无法愈合的伤口!

因为我想起那个视频,一个8岁女童不小心撕毁父母了离婚协议书,被父亲悬吊殴打,还拍了视频,传给前妻,前妻将视频发在了朋友圈。
类似的还有,“夫妻吵架,母亲竟将1岁半儿子抱起摔死!”“夫妻吵架,丈夫一刀扎进儿子的右眼球!”
夫妻关系是世界上最牢固,也最脆弱的关系,前一天“死了都要爱”,下一天就能“反目成仇,互相残杀”。
但无论你们把曾经的爱折腾成了多么恶毒的恨,都不要去迁怒一个无辜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