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男人

投身到有意义的创造中

2017-04-05  本文已影响17人  sam_sprite

摘自泡学网女语者文章

The mass of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绝大多数人在绝望的寂静中生活 - 梭罗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你要找到你的所爱,因为你想成就伟大,你必须爱你所为。尝试回答自己这个问题:你人生的主旋律是什么,你爱它吗?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真正爱的事情,你需要付出努力去找到它和爱它。一旦你这么做了,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开始变得坚实,听女语者讲心理建设是完全多余的。(摘自女语者微博)

寻找使命感,是男人一辈子的事情。也许你听我说过多次,如果一个男人缺乏使命感,他的女人永远不会在他身上找到真正的安全感。这是因为,这个男人生活在绝望的寂静中,他自己都不觉得有安全感,他还无法信任自己。
如何寻找使命感?我没有100%适合你的答案,但我知道,你必须更纯粹地活着,你需要从绝望中走出来。因为只有你开始这样做了,你才会逐渐领悟什么是你的使命感,什么是真正给女人带来安全感的男人。

从绝望中走出来的第一步,是投入到有意义的创造中。
有意义的创造,是写一篇自己读起来怦然心动的文章;有意义的创造,是做一件自己觉得了不起的事情 - 数年后再次看到的时候,仍然能够感慨万千。有意义的创造,是出去见你的朋友的时候,充满激情和分享给他们你的生命,创造智慧的火花。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的那一个个难忘的时刻,无不充满有意义的创造。你一定有过这种类似‘使命感’的体验。只是,你不知道自己哪些天在这个状态中,哪些天不在。我们就像溪流中的石头,偶尔尝到激流,大多数时候在静静的流水中沉默。我们在沉默中,逐渐失去了激流勇进的记忆。

怎么知道你正在有意义的创造?
你会留意到的第一个现象是:周围的人开始认为你‘不现实
’。
大多数人不愿意生活在‘不现实’中。他们无时不刻在担心自己的‘现实生活’。他们每天想的是要买的房,车,换个薪水更高压力更大的工作,下一个应该投资的股票。这样,他们可以拥有一个有落地窗的50平米大客厅,和去马尔代夫游玩一周的奢侈。

你认识这些人。他们可能是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他们在晚餐桌上讨论的问题,无非就是这些。他们会告诉你,现实点吧。找个稳定点的工作,和同事老板搞好关系。而且,他们还会理直气壮的告诉你,他们的孩子,是他们生活的最大意义。如果你也‘现实’一点,在你30后也能有个‘稳定’的家,养个人人羡慕的漂亮孩子,送他去最好的学校,送他出国 - 当然,这都是需要钱的,所以,你要牺牲自己,做个钱奴,做个孩奴,埋葬你不现实的理想,甚至卖掉你的良心,为了你更‘美满’和‘幸福’的家庭,为了这个将来很有可能因为牺牲了你自己的理想而幸福的孩子。

我舅舅和舅妈问起我,怎么样让我表弟学好英语,去哪个英语学校进修最好?我很理解他们的苦心,但在我看来,没有什么学校,什么老师,可以给你的孩子带来最有效和直接的教育,包括语言。
这个问题答案只有一个:他们需要自己开始学英语。
学英语,不是说让你去夜校读一本新概念。你需要在日常生活里读英文书,看英语频道,放英文电影,说英语。只有你拥有一个原汁原味的英语家庭环境,你的孩子才会真正受到影响。那个时候,你不用担心他英语会怎么样,因为对他来讲,只有自然的英语环境才会让他习得这种语言。

当代父母们的最大失败,是把教育孩子的重负仍给了学校。他们每日辛苦的工作,并不是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而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摆脱教育孩子的责任 - 我送孩子去了斯坦福读MBA,我已经进了我最大的努力。不,你没有进到你最大的努力。你一直在逃避自己作为榜样的真正责任。你一直生活在绝望的寂静中。为子女选择最好的学校不是错的,但逃避自己的理想,只生活在‘现实’中,却会帮你养出一个同样现实,不懂得什么是崇高,不懂得追求理想的孩子。

现实,是充满骗局和丑陋的,现实,是不值得依靠的。现实会把你的天赋磨平,它会帮你学会逃避,它会不时得给你足够的物质世界刺激,确保你继续现实下去。而它绝对不想要你去做的,是去承担风险,承担责任,走在你的梦想中。
‘想当艺术家?小心没饭吃!’ - 听起来熟悉吗?

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选择了商科和金融专业。在国内的海归聚会上,你会发现大部分人不是在从事财会,金融,管理,就是一少部分的工程和建筑等。大部分富足的中国家庭,都会选择送孩子出国,选一个‘高回报’的 专业,回来安排一个‘高收入’的职业。
你可以老远在这些人的脸上看到‘现实’两个字。
那么,不现实是不是就没有经济利益了?

我就是一个不怎么现实的人。我的不现实,让我有了超出同龄人的经历,让我创造了<女语者>,让我分享我学到的给你。我的不现实,让我英语有时好过汉语 - 我可以轻松的说,我将来的孩子不需要去专门进修英语,因为他可以毫不费力得在我生活的双语环境下习得英语 - 这对你来说有多大的经济利益?
你的孩子是你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不要让他承担你生命的意义的责任。你的生命的真正意义,要超越你的孩子,超越你的女人,超越你自己。它一定不在绝望的寂静中,你只能在‘不现实’的世界里寻找它。
有多久了,你的生命度过在现实中,绝望的寂静中?

第二个我们知道自己在做有意义的创造的现象是:你会感到异常的,长久的孤独。

这个世界里有两类人。一类人是习惯于创造的,一类人是习惯于索取的。
索取的人,喜欢呆在索取的人的周围,讨论如何索取。他们喜欢创造者的光环,他们也想要这个光环,只是不愿意去用创造来赢得它。
创造的人,喜欢呆在创造的人的周围。但他们不讨厌索取的人,他们喜欢他们的创造被分享,他们并不关心自己是否有光环。他们只想如何去创造。
这不是性格的区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两种不同的人生观的人,是走不在一起的。即便是他们有多享受对方的存在。创造者只有一小部分。索取者占了绝大多数。所以,作为一个创造者,你一定会觉得孤独。
想去讨大家的喜欢,想去和大家一样,是无法让你成就伟大的创造的。你只能打破‘现实’的常规,大喊,生命中真正的意义,并固执的,独自一人的追求下去,完成你的想法,你才能成就真正的创造。
这种创造,会在深处打动你。其实你知道我说得是什么 - 也许是你还在学校的时候,你充满激情的想法;也许是你把心掏出来写的一封情书;也许是你孤独的自我写的每一篇日记 - 多年以后你翻开来看,你会发现,这些你创造的东西有多么的美。你也会知道,在你创造这些的时候,你是完全孤独的。

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家,作家,音乐家,改变世界的创业家,都会告诉你他们在创造中的孤独。他们的家人,朋友,业界的精英战友等,都不能给他的创造有真正的建议。
周围得人看到你的创造后,他们的确会被你的灵魂感动那么一下。他们竖起大拇指,说‘真棒!’。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忙得不可开交的现实生活他们需要返回。即使是再伟大的创造,对他们来讲也只是意味光环。想一想,世界的伟人,有多少现实的人真正懂得他们创造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无非是被伟人的名气和光环吸引过去了。
所以,即使你的创造再成功,光环再大,你仍旧是孤独的。因为真正的创造者有各自的征途,我们不会有时间一直在一起。

问问自己,你是否可以独自一人?

写这篇文章的此时此刻,我的心在怦怦直跳。我正穿着睡袍,在深夜里,用我每天有限的灵感创作。我的家人认为我没有在用足够的时间陪他们过年,我的朋友认为我的生活很不‘现实’,我周围的人和不少跟随者并不理解女语者存在的真正意义。但我仍然要写,女语者仍然要继续。
我想要你用你有限的精力,放下片刻的‘现实’,放下无尽的索取,站起来,唤醒自己的内心,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创造。
停止拍垃圾电影;停止对一流质量的外文书的三流质量翻译;停止愚蠢的电视节目养出麻痹的观众;停止东拼西凑一本口水书为了成名;停止为了完成工作而亵渎一个创作,仅仅是为了你下个月的工资足够可以去买个iphone。

我想要你去兴奋,去聆听自己的心跳,去感动的哭,去为你自己留下一个可以刻上你名字的优秀创作和一段美丽记忆。我们的世界已经被‘现实’的灰尘埋得太深,我们需要停止把更多的人埋进去。

生活在‘不现实’中,独自一人,做有意义的创造。


女语者用自己的经历和阅读感悟提供了一种重新定义自己生活的方式,片尾的语句给出了精辟的总结。

通篇读完我的理解是:

因为如今的社会体系决定了生活本身是枯燥和乏味的,想要获得有意义的生活就需要从反面活得脱离‘现实’一点,而人为了避免不一致性,自然地会对不符合大众生活观的你——尝试脱离现实的你——产生各种抵触情绪,这也就不可避免的:想要超脱世俗就必须忍受孤独,因为他人无论是身还是心对于异类的表现都是不可接受的。

从大学毕业至今,不可否认对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角力一直都没停止过,我相信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这种感受,虽然可能不清楚‘梦想’具体是何种形式,自己究竟擅长什么,但‘非梦想’却是容易判断的,自己手头上正在做的,正在从事的工作都不是自己‘梦想’着做的事。
很多时候‘燃不燃’是判断能否激发使命感的必要条件,这种感觉是没法欺骗自己的,也许还需要在这种纠结中挣扎许久,所以读了女语者的文章才发现,当代80后90后成长起来都或多或少都缺乏必要的心理建设,这种普遍的心智不成熟,是当代父母对于子女教育单纯寄托于学校教育的缺失病,女语者在本文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但更深一步的解读是,为何当代的父母会产生这种满足了子女物质生活后就把子女精神建设的责任投放给社会的现象?

我的理解是:建国以来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建设都是缺失的

与其说父母依赖学校教育子女,不如说他们已然不知该不该、该怎样教育!

借用白云先生的思想,在儒家被文革破四旧焚毁后,中国人活得就只剩下一个空壳,是丢了魂的。

改革开放的历史缘由是眼看着苏俄垮台,强行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然并卵的是没人知晓这套猫论、摸论的提出者心里到底有没有底,我个人的鄙见是邓参考了本杰明富兰克林,把‘致富论’填充进中国人的空壳中,给所有人一个奔头,提前声明我们所有人将会分成两拨,一拨是先富的,一拨是后富的,你想成为哪一拨就看你肯不肯奋斗了。但那一代所有人都被骗了,因为从来没人说过这个‘后富’的‘后’字指代的时间到底是多长,苏联垮台后还确信共产主义存在吗?

所以,与其说所有渴望成为自然男、自然女的有志青年们需要心理建设,不如跳到高阶说,其实所有中国人都需要心理建设,而这种建设远不是女语者这类人生导师所能涵盖的。

白云先生提供了一套更高阶的大儒解决方案,肯定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唯一性,和儒道法三家合一的圣人修为,但对于吃了二十年党国毒教育的自己,仍觉得没有达到足够高度去理解这套思想的境界,这种感觉有点类似猿人发现了石油。

互联网年代我觉得是文人的时代,传播思想不需要成本了,脑子里有货有文笔懂不懂营销都无所谓了,所以什么言论都能满天飞。

佛教和基督思想从未如此贪婪地吞噬着国人的空壳,如同探险家发现新大陆后急不可耐地声明私有产权一般。

这也是个盲人的时代,在思想的海洋里所有空壳都跟不会游泳的尸体一般漂浮,这种盲目的感觉就像是瞎子站在悬崖边,你要么安身不动,要么舍命奔跑。虽说互联网让信息成本无限接近于0,但却让甄别真理的机会成本接近∞。

在这个黑暗的年代,没有伟人发光照亮前路,所有人都被蒙上了眼,被迫,行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