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是讲道理的,只是你不懂
前两天趁着中秋节,请了几天假,和一岁半的孩子出行了一趟,虽然身体上有点累,但是自打孩子出生以来,这也是为数不太多连续这么长时间陪孩子,这几天收获、感受还挺多的。这几天老婆老说我捡了个现成的,因为孩子这几天总是粘着我,醒了就是找爸爸,去某个地方就说爸爸抱、妈妈跟,玩沙子也是自己一个小铲子,爸爸一个小铲子。我想孩子粘爸爸可能和我陪伴孩子的方式有关。
首先家长自身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孩子从一出生,每天看到的、接触到的、潜移默化受影响的都是家长。家长的行为、言谈举止、做事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世界的认识、对事物的见解都会对孩子有相当大的影响。比如孩子从小就是在一些比较普通的思考方式环境中生长,没有接触过更好的思维方式,那么脑海中自然就没有那种更好的思维方式。除非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己不断的思考、成长得来。
那么怎么样能在陪伴中给孩子更好的引导与影响呢,这就需要家长高质量的陪伴,也就是能让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中学到更多、更新鲜的东西、更加准确的认识世界。
孩子平时需求其实无非就是吃、喝、玩、安全感、陪伴。因此,在陪伴时,首先家长不要以一种家长的身份去和孩子相处,而要以孩子的身份去感受孩子的想法,然后以一种哥哥姐姐的身份带领孩子探索。
就拿这次出行中带孩子下游泳池来说,刚开始孩子是不敢下水的。我们就引导孩子说水是有浮力的,和在陆地走感觉不一样,下来和爸爸一起试一下。然后,孩子还是不敢。我们又继续引导:爸爸妈妈每天都喜欢面对新的挑战,感受不同的事物,你是不是也像爸爸妈妈那样喜欢挑战。这时,孩子就慢慢把脚丫往泳池深,我就在旁边鼓励:咱们挑战膝盖也到水里。然后一步步孩子就习惯了在泳池玩。
另外家长不要把孩子的玩耍看成低级或简单的行为,就像在海边玩沙子,家长应该配合孩子一起挖,挖完之后说,咱们把沙子运到这边,然后堆各种形状,告诉孩子沙子可以堆成圆形、方形、心形,还可以堆成小动物,顺便帮孩子回忆:你看是不是堆成了咱们在动物园看到的长颈鹿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体会了玩沙子的乐趣,还知道沙子的特点,同时还认识了形状,回忆了动物园的动物。这简直是一举多得。
只要你用心还可以变化一下,那就是把沙子铺平,然后在上面踩上自己的脚印,跟孩子说大脚丫印,孩子会特别兴奋,然后自己也过去踩。这样做有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原来还可以有这么多种玩法,在这种陪伴中自然而然家长就开阔了孩子的思路与思维方式。当然要完成上面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以及用心。
另外,在陪伴孩子时,一定不要以一种敷衍的态度,让孩子去做一些事,以便自己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时可能不想让孩子做一些事情,但是要用一些孩子懂得方式去解决。比如晚上到了休息的时间,孩子还是在看巧虎视频,家长可以说你看巧虎陪你玩了这么久,他有点累了,咱们是不是该让他休息休息,明天再让巧虎给你表演。天黑了,大家都休息了,宝宝是不是也要休息,然后明天早晨起床的时候就能量满满,精神倍棒。
孩子其实不是不讲道理,它是不懂大人世界的道理,他讲孩子世界的道理。所以,家长要做的是做好孩子世界到大人世界的过度。
会陪孩子玩的家长才是好家长,会在玩中带领孩子成长家长才是高质陪伴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