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二

2024-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桉子哥哥

第六章第一节/研究的背景

第六章是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第一节介绍了语文教材的前世今生,选文如何相当于教材是什么样的。通过研究背景的学习我们知道教材的演变,人们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也是做了很多的努力。

第二节/关于“语文教材内容”

其实这一节也还是在强调研究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是语文科的课程理论、教材理论与教学理论的残缺,因为“研究”主要是论证和解释现行(既定的具体形态)的语文课程、语文教材。另一方面,语文教材的研制又倾向于大包大揽而不堪重负。既定的教学大纲与既定的教材几乎可合二为一,而在教学的实践中,语文教材(教科书)的权威实际上又要超过教学大纲——不备有“语文教学大纲”的学校、没读过“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师不在少数,而教学则必须“以本为本”。我国的语文教材研究,实际上很少有机会真正去研究教材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毒教材,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课程内容的研制与教材编制的工作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教材内容必须反映、体现课程内容。学生不可能以原封不动的形式学习课程内容(学科的要素),否则就是一种注入式教学,是单纯的观念的灌输;科学的概念与法则唯有通过具体的事实与现象才能掌握。

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作为“定篇”的选文,是其重要的构成。

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指为了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所传递的信息。作为“例文”“样本”“用件”类型的选文,定位于这个层面。

语文教学内容,则是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纯摘抄式学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