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学海无涯

何以解忧?

2021-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往日明月

老子《道德经》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借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扶摇直上九千米,只消不到半日,就到了三千里外。
荀子《劝学》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事实上,我可不懂这些老祖宗的学问。

夜晚,离席归宿,搁下电话,回归孤寂,再次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这次,我乱了。

纵然这人生旅途总是时顺时阻,沉浮无常,但总要有一颗无风无雨也无晴的心吧。
虽然舟车劳顿,但是,总有心安处,将它作吾乡。

繁忙时总喜欢借用苏子之言,其实有些看似浮夸的作品,也有可以借鉴之处。
比如宋祁: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人生苦短,即时行乐嘛。
晏殊也写过: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虽然俱非上佳立意,但同样是太平年代,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像更甚,这浮夸一点,过分么?享乐主义难道就不能成为人生哲学么?

只是曲终人散时,就算再如何惜取少年时,也无法避免寂寞独行路,除非唤取黄鹂,再次沉醉迷金。
想要解脱,文人或能想到:

借问东篱菊,是否归隐去。

无论是感情,事业,生活,总有挫折,常有失意,总有那么一个瞬间,感到万分无助。
感情上的挫折是最容易得来的,事业的不顺似乎也是常有的,而生活中的不如意则更令人苦涩。

一女性朋友,产检健健康康,生下的孩子却是先天心脏病,几个月内做了两次开胸手术,心脏成长健康与否,还要看天。此时做母亲的是多么痛苦,相信是她人生中经历的最痛苦的事,而这种痛苦会相伴一生。

她说幸好年少时读过《活着》,自己总能保持一份坚强。
福贵的命运虽然令人痛惜无奈,但那终究是故事,真正的生活,可能结果并没有那么残忍,但会让人感到无尽的痛苦。

缺少信仰的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人生痛苦呢?如何摆脱这种尘世的苦恼呢?

古人早有示范,如谢灵运避官场而纵情山水,陶渊明思旧林而归田园,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也恰是无奈之后。

消极点的还有寄情歌楼。
有“忍把浮名,换了低吟浅唱”的柳七,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杜牧,甚至苏轼、秦观等人,也曾为歌伎填词无数,甚至有娶之为妾,想那朝云还为苏子生了一个儿子。

又想起李清照词: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最爱倚枕读书,如此闲适,而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加宜人。还有整日陪伴着我的,是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或许,陪伴的猫猫狗狗,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是一种慰藉,还有没有呢?

王维写过: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空门意味着佛门,我们可以把这个范围放宽点,无论佛门还是道家,甚至是泊自西方的基督、伊斯兰等教义,或许都能成为心中的慰藉。

对于无神论的接班人,真的挺难,自古缺失的信仰,如何才能找到支撑呢?

读书?写作?跑步?
总有难以静心的时候,此时的文字,犹如天上的星星,摸不着,数不清。
何以解忧?狂歌痛饮,也只是借酒浇愁,只能愁更愁!

跑步或许真的是一种好的方式,但这能成一种信仰么?

胡言千语,不知说了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