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游山玩玩水随笔散文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毕业旅行日记(四)

2021-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丹顶鹤昌

体力达到极限之后,其实我已经有些归心似箭,这最后一站委实让我提不起劲来。虽然我在这座城市里读完了大学,可是重新回到这里,我和他们两个一样的陌生。或许与一座城市的联系,更多人来源于相识相知的人,你才会有被接纳感,融入感。否则它就只是一座城市,你是过客,如此而已。离开近二十年,生活从未有交集,又如何有亲近感?为免尴尬,相见不如怀念。但他们父子两还是兴致勃勃,我当然也不能扫兴,好在行程可就轻松多了。

                            (一)

睡到自然醒,悠然吃早餐,叫车出门,第一站肯定要去八一广场逛逛,江西美术馆就在广场对面,顺便去看了一场赣鄱大地百年发展历史展,然后再去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在建党百年之际,打卡这些地方,该是最大的时髦吧!


南昌这片被英雄的鲜血染红的土地,孕育了革命全新的希望,确实令人肃然起敬。刚刚看完《觉醒年代》,那种民族危亡民不聊生的年代,知识分子多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艰辛与煎熬,找到马克思主义学说之后的坚定与执著,为国家为民族振兴愿意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无不令人动容。

百年之后,我们以上帝视角来看待他们的理想与信念,肯定他们的探索与执著,可是对于他们而言,他们看不到这份执著的结果,一代又一代人用鲜血和生命去浇灌这朵花从萌芽到蓓蕾到开放,没有对这个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没有对这个民族振兴自觉的责任感使命感,如何能在坚持中呵护这遥远的希望和理想?我以为他们才是践行“相信就能看见”这句话的最伟大的实践者!这也是我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参观时内心的感慨。今日,他们住过的房间还保持着原貌,供我们缅怀瞻仰;当年指挥战斗的台阶犹在,成了参观者拍照留念的所在。是的,他们当日的呕心沥血都值得,因为我们正在用今天的幸福给他们答案。

                              (二)

当然去了南昌,必然要带他们去我的母校参观的。因为师大本部已搬迁,这个老校区听说是研究生部了。我自觉做了向导,带他们看看当年我播撒青春的地方。可是略显陈旧破败的校园变化仍很大,我努力寻找着回忆,告诉他们我抢占座位的图书馆,我每晚上晚自习的教室,为过四级我经常晨读的树林,我跑过八百米的操场,我住了四年的寝室,我吃饭的食堂,我散步的青蓝湖等等。父子两跟着我一一走过这些地方,本来还想带他们再去食堂试试饭菜滋味的,毕竟有朋友就聊起过对师大饭菜质量的怀念,不过他们兴致寥寥,也就作罢。


走在校园里那种陌生感让人无力,这里似乎镌刻了我的青春记忆,但其实是雪泥鸿爪,了无痕迹,已经是没有办法证明我曾经来过。在时间面前,我们真的都是过客,只有拥有当下才拥有力量。最后儿子用六个字总结了一下这趟母校之旅:爷青回,爷青结。很是贴切,走出校门那一刻,一切都结束了。

                            (三)

南昌的最后一站我们选择了滕王阁。作为三大名楼之一,必然是值得一观的。只是滕王阁多次历经劫难,早已不是当初王勃参加宴会的原版了。因而在我以为,这座高阁只是作为一个凭吊的基点,可以再回味失意落魄的王勃挥毫写下这千古名篇的场景。


高阁屹立江边,登临高处,看江水悠悠,千载无言,唯看世间风云变幻,白云苍狗。当年为之倾倒的众生已被浪淘尽,今日登临心潮澎湃者亦将被淘尽,除了那篇绝唱和那个陨落的天才少年光耀千古。

私心里还是想看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现场版,只是赣江两岸高楼林立,傍晚则灯光璀璨,落霞远在高楼之外,更勿论孤鹜展翅了。昔日作者的悲伤孤独与他所见之景都留在了历史深处和我们的想象里,徒然叹息一代天才过早陨落,否则,他该在文学舞台上留下更加浓墨重彩的表演。面对滔滔江水,吟诵这首《滕王阁诗》,或许才是最应景的吧: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是这趟旅行的最后一站,留下点文字,以示我们曾经经历过。我和儿子说,这趟毕业之旅你满意吗?他说可以的。我说从此你就是高中生了哦。他说其实他早就觉得自己是高中生了。好吧,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角色的定位更加清晰,挺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