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专栏

罗湘洲财富笔记|劳民伤财:热炒股票是陷阱

2018-06-30  本文已影响43人  f49dfae1382a

执业保险经纪人 罗湘洲 2018/6/29于苏州

本文是笔者每日学习【陈志武教授金融课】的笔记整理,分享给有缘的你,助你在财富自由路上一臂之力:富裕一生、富足退休、富贵传承。

罗湘洲财富笔记|劳民伤财:热炒股票是陷阱

      陈志武,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金融学教授、香港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美国Value Engine 公司创办人、美国Zebra对冲基金公司三大股东之一及首席投资经理。

        罗湘洲,自媒体名“姑苏老三”,执业保险经纪人,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多所高校演讲嘉宾和校外导师。因曾亲身经历投资陷阱遭遇重创,也见证多位朋友因投资理财不当丢失前半生财富,发愿下半生集中精力研究学习正统理财,通过专业帮助更多的家庭做好风险管理,守住财富、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资产传承和保全。

————————————————————————

罗湘洲财富笔记|劳民伤财:热炒股票是陷阱

一、课程原文

      今天我们来谈追捧热门股票到底好不好的话题。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追热闹的冲动,在街上走路,看到哪里乱哄哄的很多人,都要去看看、问个究竟。股市也不例外,只是在股市上凑热闹,会有具体后果的。问题是,这种后果是帮你添财,还是劳民伤财呢?

        我多年前的一个台湾学生林同学,回台湾后在证券公司工作,帮客户理财交易。在1999年,正当互联网泡沫热的时候,他跟我讲,一个台北汽车经纪商老板委托2500万美元由他全权操盘。林同学说,为了分散风险,他通常持有15到20只股票。车行老板就问他,“你对这15只股票,都同样看好吗?” 他说,“不一定。有些会更加看好”。老板问,“那你为什么不是只买最看好的那几只呢?” 而且这个老板每天都要打电话问几次,在新闻里一听到什么热门股票,马上就追问林同学:“你怎么没有帮我买这些股票?”

        就这样,慢慢地,林同学就给老板只集中买三四只股票,并且只买交易量巨大的热门股,风险大增!也许你已经猜到了,一年后,林同学丢了饭碗,要我帮他介绍到上海去找工作。

        对此你可能要说,那是台湾,而且是互联网泡沫时期,大陆A股不同!那么,国内到底有多不同呢?

一个成为历史的A股指数

        为了更系统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申银万国在1999年12月31日推出的几个“风格指数”,看这些指数从那时到最近的业绩差别。所谓的“风格”指数,是指按照某种选股办法将同类股票放在一起,组成指数并跟踪它们的表现。

        这样做的出发点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说热门股的表现更优,那好,我选取每周换手频率最高的前100家上市公司,给每家公司权重1%、形成投资组合,然后下一周就持有这个投资组合不变,并计算其下周的涨跌幅;一周后再重复这个过程,然后每周轮换股票。也就是说,假设投资者一直买入交易最活跃的100个股票,并按周更新,一直重复下去。这就是“申万活跃股指数”的构建办法,该指数基期为1999年底,起始点位1000点。活跃股指数的意义在于,如果你总是喜欢最活跃的股票,这个指数很快告诉你能取得怎样的回报。

        有意思的是,申银万国在2017年初公布说,自2017年1月20日收盘后,该指数不再更新!在坚持17年后,这个指数成为历史了。原因在于,到2017年1月20日,这个指数报收于10.11点。是的,你没看错,从1000点跌到10.11点,跌幅99%!跌得连申万都不好意思再更新了,尽管他们知道这个指数的存在不是要推荐这个策略,而是作为一个参照系——作为教训,告诉追求热门股票的后果会怎样。

        尤其是,17年里99%的跌幅,还没考虑到每周调仓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交易费用。如果考虑到交易成本,更早就是跌幅99%了。你知道,这些换手率最高的100只股票都是热门股,是被炒得最厉害的股票,所以,投资者如果总是像林同学的车行老板客户那样喜欢追风,到最后容易亏得一文不剩,劳民又伤财!从这个教训的意义讲,申万活跃股指数不应该被终止,而是应该继续。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在那17年里,各种股票都下跌很多,甚至更多呢?

哪些风格的股票表现好?

        其实,申万风格指数族里还包括不少其它风格指数,比如,每周末我挑选每股价位最低的100只股票,持有一周后再轮换,由此组建申万低价股指数;或者,每周都挑选市盈率最低的100只股票,组建申万低市盈率指数;或者,专挑高市净率的100只股票,组建申万高市净率指数,等等。这里,市净率指的是每股价格除以每股净资产价值,反映股价相当于多少倍的净资产值,其含意跟市盈率雷同。——通过跟踪这些不同风格股票的指数,你就能一目了然看到哪种选股风格的长期业绩最好了!这些指数的起点值都设在1000点。

        了解这些设计思路后,我们来看看实际表现。从1999年底的1,000点到2017年年中,表现最好的是低价股指数,上升到9,175点,涨幅818%!其次是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指数,分别升到6,671点和6,305点,累计涨幅分别为567%和630%!同期间,上证综合指数累计涨幅131%。

        而在另一端,除了活跃股表现最差以外,第二、第三最差的分别是高市盈率指数和高市净率指数,分别升到1,036点和1,314点。这两个指数倒是在17年多时间里没有累计下跌,涨幅分别为3.6%和31.4%。

        正如以前谈到的,市盈率反映股票的定价水平。那些高市盈率、高市净率股票都是定价贵的股票,是价值投资的敌人,它们的表现最差;而低市盈率、低市净率股票的定价便宜,实际中的总体表现也最好。这种长期业绩对比完美地证明了价值投资的正确,价值投资不仅符合逻辑,也符合实际。

        至于说申万低价股指数在同期涨幅高达818%,这又是为什么呢?根本的原因在于,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其中许多散户不去分析基本面,而是只看每股的价格,认为每股单价越低、股票的定价就越便宜,所以都喜欢去追买低价股,是“炒股”而非“投资”,这是典型的心理作用所致。不仅在A股如此,在香港和台湾的股市都如此,散户都追捧股价不到一毛钱的“仙股”,迫使上市公司竞相拆分股票,看谁的股价离零更近!所以,低价股指数表现最好至少部分是散户的功劳。今后我们再回头讨论这个话题,会从信息浑浊度角度给出解释。

        既然活跃股指数的表现远远最差,累计跌幅99%,这是不是因为有几年少数活跃股猛跌,但多数年份活跃股业绩不错呢?或者说,只是几年A股熊市导致的结果呢?

为何热门股表现最差?  

        从1999年底到2016年,除了2010年外的其它16年里,申万活跃股指数每年的表现都落后上证综合指数!即使在2010年,也只比上证综合指数超出1.6%。所以,追热点、跟风炒股,到最后不只是总体效果差,而且几乎年年都落后于大盘。你可能会说,“我跟别人不一样,我追风也能赚!”我们就暂且把你的挑战留下吧。

那么,为啥热门股表现这么差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热门股是炒作的结果,而且很多人只知道跟风,不问其所以然。我自己对美国、日本和欧洲股市的多年研究,发现他们的投资者也会跟风、也有追求热潮的冲动,是人的社会都有从众倾向。

        但在中国,由于从小的教育不鼓励质疑思辨,从众倾向更强,几个名人鼓吹一个题材后就一窝蜂猛买,导致热门股的价格更加离谱虚高,这种高位买入,不长期亏损严重那反倒怪了!  

      每位投资者都应该想法止住自己的从众冲动,投资不是靠鲁莽跟风成功的。尤其是,在现实股票交易中,不仅有佣金成本,而且你的频繁交易本身会冲击价格,让你更快实现99%的亏损!

【要点】

1. 追风、炒股是常见的投资者行为,但理性科学的研究会告诉你:这样做既劳民又伤财!除了肥了证券公司的佣金收入以外,不仅你自己要亏损,也扭曲股市的价格秩序。

2. 从1999年底到2017年初,申万活跃股指数累计跌幅99%,而同期间上证综合指数累计涨幅为131%,所以,每周炒热门股的业绩总体远远落后于大盘指数,而且几乎每年落后大盘。

3. 同期间,价值股亦即低市盈率、低市净率股票的表现仅落后于低价股指数,长期业绩排第二、第三,远远超过高市盈率、高市净率指数的表现。说明在A股市场上也是价值投资明显胜出。

二、课后加餐

        行为经济学一瞥:为什么买到往往是亏到?

        对于非艺术品类、价值决定较为客观的商品而言,在公开拍卖中最终以高价获得拍品的买家往往是亏了的。这一理论明确指出:如果成功买到了心仪之物就成了冤大头!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这背后的经济学思想。对于类似于地皮、汽车等价值比较确定的物品而言,估价的主观因素比较少。投资者通过考虑各种客观因素(如周围环境、其它楼盘的价格等)就可以得到结果,就像是对电脑输入各种参数能够得到一个不变化的数值。在信息完全公开的情况下,所有投资者的估值应该是一样的。

        而信息不够透明时,不同买方所估计的价格就会出现分歧,有的人出价高、有的人出价低。如果能够成功拍到商品,就证明了这个人对拍品的估值比其他所有人都要高。

        然而对于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人而言,他们做出的都是在已有信息集下的最优选择。如果你没有其他人所不可得的信息,高出所有人的出价就证明了你个人偏离了市场的最优!在这种情况下,成功战胜所有竞争者实际上就证明了自己是冤大头。

        把类似的推理应用到股票市场上,我们就会发现“战胜市场”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都是公开的、还有无数机构投资者在对各类公司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股票交易所可用的信息对各个投资者而言基本透明。如果个人对某个公司的估值要大大高于公司的市值(体现了市场对公司的估值),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信息。如果答案是否,很可能是自己的估值方法错了问题。即使自认为有大众没有观察到的信息,也值得反思一下:这信息是真的吗?为什么投资者这么多,就没有别人发现这里的可乘之机呢?

        不得不承认,市场上的聪明人已经够多了,想要轻易地战胜市场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

三、思考题

        今天你学到,追求热门股最终会劳命伤财,不值得。你可能会说,“申万活跃股指数是每次持有100只换手率最高的股票,而我不会买这么多的,我只会精心挑选10只最好的。所以,这个指数的表现跟我没关系!”你真的能避免申万活跃股指数的命运吗?为什么?

罗湘洲财富笔记|劳民伤财:热炒股票是陷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