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说的7788断章艺术与历史

很少有同时适于青年与中年的诫言但这一条可能是

2020-10-04  本文已影响0人  读美者

很少有同时适于青年与中年的诫言但这一条可能是》

文/读美者

“抑躁振惰”。

|读美者|墨迹。

本文归属于

读美者

[书法映照国学名典]专栏。

文/ 读美者

笔者在一九八八年的时候,第一次读到《菜根谭》,就象看到透过云层洒下的一道微光。

近两年,有意无意,又在读同样的文字内容的时候,岁月给出更多的显象在其中。

与此同时,笔者一直都建议,但凡熏习者,都多加自问,什么是书法。

就象是其中的一种答案,

书法,是文学的视觉化。

所以,

书法映照国学名典,

这个专栏,正是通过对不同的文字的重新审读与体悟,、

化为墨迹。并简文以释之。


“抑躁振惰”。

这四字,

源取于菜根谭的其中一句,

原文如下: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

常患奋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

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

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大义是,

年少之人,反应与行动力都很厉害。

奋勇与迅疾可能会演化为鲁莽。当然试错倒无所谓,是经验。

如果从“成事”的效率与机遇把握的报废率考量,平抑浮躁,审准一些是会有帮助的。


老成的人这种情况就很常见了,

甚至是说话,话到嘴边先想一想,想半天,最后

就没说了。

经验的笼子关多了,好象可做的事也就越来越少了。

观念被自己浓缩得象是水泥一样,动弹不得。

所以,老成的人,常常缺的最大的一样品质,

就是勤。

等啊等,等久了,等出的是懒的习惯,习气,

最后变成习性。

所以,中年找一些能够不仅是训练思维,

找到一些能够承担试错成本与后果的事,

不要在等待中,把自己等荒废了。

尤其,信息文明之中,更是如此。


抑躁振惰,这四字,

列位着眼于方正,而笔意着眼于恣意。

收锋多以方笔、势尽而离纸。

两个提手旁,也着意于其态的变通。

惰字改变常见之态,

转为升势,以应其上下文中、特定之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