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疯人院002#边走边旺好文分享想法

父亲

2024-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明月清疯

明月清疯

夜幕四合,华灯初上,遥远的天际,那颗明亮的星星依旧静静的守候着一弯月亮,这恒古的陪伴给凄凉的夜色,增添着缕缕温馨,仿佛这人间的亲情,就算欠缺完美,但那温暖却早已植入彼此的灵魂,在慢慢岁月中相互陪伴,演绎着一出出难以言表的人间第一情。


去年六月,父亲因病住院,疏离了三十年的父女之情再次续演,父亲几十年的戾气没有了,而我的心里久聚的不快也瞬间消失,那一刻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血浓于水,无需解释,一切自然而然。于是在陪床的一个多月里,父亲给我讲了很多家族的历史:关于我们家明末清初时,闯关东逃难到北京的传说、关于五十年代,因为公私合营,发展的已经非常好的爷爷,被迫从北京的“大和恒”带着全家老小回到老家农村的苦难经历、还有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兄弟姐妹六人挨饿拮据的桩桩件件……这些家事,都是发生在没有我的年代,但我却听得津津有味,我特别想知道我的前辈家人们到底经历过什么,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他们传承下来的血液,没有前辈的苦恼,就没有今天的我和我们今天的美满生活。我总认为,心里装着祖宗的人是绝不会迷失的。

当然聊的最多的还是父亲的经历。父亲从七岁离开家求学,后来考到了长春水校(因为家里太穷,而那学校几乎不用自己花钱),然后被分配到内蒙古大草原搞水利建设:条件的恶劣、下乡的艰苦、贫穷的无奈,所有的这些都成了父亲的梦魇。然而苦恼还在继续,接下来是一段失败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五年,离婚时,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前妻要走了,唯独留下了一双儿女坚决的被父亲留了下来(就是我和弟弟),后来又有了第二段婚姻,又多了一双儿女,父亲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六口人,生活的艰难也真是可想而知的。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和弟弟被送到了北京老家,由奶奶帮忙扶养长大。多少年后的一个特殊的姻缘,父亲调到了现在的单位,离开了蛮荒的大西北,虽然距离老家还有一百多公里,但好歹也算是叶落归根,故土可望了。也就是那一年,我和弟弟也被父亲接到了身边,生活在了一个陌生的家庭环境里,再后来的故事我就成了亲历者了,苦辣酸甜的倒也很有点意思,回味无穷呢。八年后,我和弟弟先后离开家参加了工作,但父亲的却苦难并没有结束,反而越演越烈了些,也许是父亲的性格使然吧,后来的岁月里,父亲刻意疏远了我和弟弟,(我大概能猜到个中缘由,也就随顺了父亲的无奈,但不否认心里是有怨恨),而且做了很多很多不太明智的甚至错误的蠢事,最终把自己的三居室折腾没了,也就是说,老了老了的父亲没了自己的家,住到小女儿(我的同父异母的妹妹)名下的一个简陋的一居室里。

所有的人,都必须为自己过往的行为买单,这就是因果,谁都逃脱不了。我不知道人到底有没有命运,我只知道,父亲这辈子很坎坷,颠颠撞撞的几十年,总没有转出个好光景来。即便后来的岁月,我们没能很和谐的相处,但父亲的苦却着实在让人心疼不已,但更多的却是无奈!脚上的泡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总是摔跤,却不思改变,又能怪得了谁呀!父亲是个高级知识分子,道理懂得很多,但却用不到自己身上,可见那知识不能转变成为人处世的智慧,也是枉然呀。

去年底,父亲再一次因为脑梗住院,经过抢救总算又捡了条命回来,三个月了一直在医院里医养着,左侧肢体瘫痪已成定局,什么时候能够出院还是未知数呢。最近去医院看他,父亲总是心事重重的皱个眉头,我知道他心里一直搁着一件事:养老院的事怎么样了?是的,父亲决定去养老院度过未来的余生,因为他明白,现在住的不是自己的窝,不硬气。这是他的想法,只能说敏感的父亲想多了。


昨天下午又去医院看望父亲,一个不经意的话题,勾起了父亲很多凄凉的回忆:那是当年下乡的时候,一个大队书记知道我家很穷,特意给父亲装了很多羊肉,以解燃眉之急的事。父亲边说边委屈,撇撇嘴居然哭出声来,那绝对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泪水,好可怜!我明白,父亲是在借题发挥,他心里揣了太多的苦恼和委屈。哭吧,宣泄一下也好,憋在心里会发酵得更苦。

佛陀说人生是苦!我见过几个家中老人的哭泣,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回望来路,定有太多的心酸和无奈,让这些耄耋老人难以回首,难以释怀吧。假如能够早一点了悟苦难的主旋律,早早的改变心灵,早早地学会放下,然后多些智慧的抉择,和坦然,少给自己留些遗憾,多好呀?

一直想多写写父亲的故事,包括他的养育之恩、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多愁善感……当然还有他犯的一些错误。我只想记录一个我心里真实的父亲,我想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我与父亲的父女情深。

今天就算个小小的开端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