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前的“自我”只是个意外结果
#微写作#第35篇
上篇文章我们说到,人类初生婴儿的大脑是发育不完全的。1-2岁是婴幼儿脑组织发育最重要时期,大脑皮层会不断形成额外的支持细胞,婴儿大脑重量也增加了一倍多。儿童到了6岁的时候,大脑的细胞分化基本完成,此时大脑的重量已经达到成年人的95%。0-6岁通常被认为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因为这个时候大脑会以惊人的速度形成和打破神经连接,小孩子的学习能力也是最强的,自我意识也开始形成。这个时期的经历将对孩子之后的人生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为所有对他们产生重大情感影响的事件都将在他们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毫无疑问,这个时期,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原生家庭”的作用是如此之大。
如果说我们大脑的连接方式决定了我们是谁,那么大脑中的连接(神经回路)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大脑中神经回路(circuit)的形成依赖两种方式:情绪(emotion)和重复(repetition)。情绪能够让神经元之间的突触(synapses)很快形成,情绪与记忆是紧密相连的,因为你只会对任何能够引起你情绪波动的事情产生深刻印象,如果一个事情无法引起你的情绪波动,那这就说明这件事情不重要,大脑也就没有必要花费能量去记住它。除了情绪之外,重复也能让突触和记忆形成,但这个形成的过程比较缓慢,需要不断重复,这种连接才能被巩固,形成稳定的神经回路。
事实上,童年时的经历也就是通过情绪和重复这两种方式去影响和塑造我们。这个过程很像之前提到的那个“斯金纳的箱子”实验,我们会记住哪些行为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痛苦的体验,并且会努力回避那些给我们带来了痛苦体验的行为,而追求和重复那些给过我们快乐体验的行为,而这些所谓的快乐和痛苦体验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所在的环境决定的。举个例子,童年期的孩子,对很多事物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每次他们想要去尝试的时候,家长都会出于保护的心态而进行阻止的话,那么他们的好奇心可能就会慢慢消失,并且变得不敢尝试,但如果家长选择鼓励,那么他们的好奇心就会一直得以保留,这样的小孩长大了会更勇于跟随内心去进行尝试。
不过,即便过了童年期到青少年期,一个人的大脑仍然在发育中。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最后成熟的区域之一是位于额叶最前端的背外侧额前脑皮层,这一区域负责控制冲动、判断和决策。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青少年一般都鲁莽、不理性、急躁和易怒,并且时常会作出一些不那么明智的决定,因为他们完全被自己的情绪所掌控,而人在这个时期往往是十分迷茫的。如果说家庭环境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对于他的塑造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那么对于青少年来说,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其实是身边的同龄人,而这个时期正是他们个性和“自我”概念形成的时候,此时的经历对于他们未来的“自我认知”和选择有着极大的影响。
人到了20岁出头,大脑发育就进入成人期,它的发育也基本形成,而那个时候,我们所感知的“自我”,其实完完全全是由我们过去的经验所决定,它包括过去那些所有重要的经历,以及经历给我们带来的情感上的体验,父母和家庭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所接触的那个同龄人的圈子对我们的影响,以及老师、其他人对我们的评价等等。
然而,那就是“真实的自我”吗?不是。那只不过是我们的基因、环境,以及一系列意外事件在我们大脑中留下的各种各样的回路罢了。这个“自我”根本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基因,那是随机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父母和出身环境,而在成年之前,我们甚至都很难掌控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因为我们的大脑负责控制和决策的区域还没有发育完成。所以,我们在一个随机和被动的环境中成为了所谓的“自我”,而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个我们无法掌控的“意外结果”。
那么,我们有可能改变这个“意外结果”吗?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