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动天
2019-01-17 本文已影响32人
赤松在路上
转自沉墨国学诵读人
俗话讲:“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育之情、养育之恩是我们做子女理应报答的。
古时“孝道”的典范,莫过于“二十四孝”。这二十四个古人以孝行而感天动地的故事,相传由元朝人郭居敬辑录,后来的印本配上图画,通称为“二十四孝图”,在民间广为流传。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gǔsǒu)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异母弟象桀骜不驯,多次想害死他。
他们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在谷仓下纵火,想把他烧死。舜发现后,手持两个斗笠跳下房顶,才得以逃脱。
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播种锄草。
尧帝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在舜手下做事、学习),还把两个心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又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最终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还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对于舜的这种行为,后人有诗赞曰: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原文: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