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心理

90后的婚恋观(3)条件许可才考虑要孩子

2023-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河南妞

爱情长跑九年的郑英和许帆,经过许多磨难和考验,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双方父母欣慰之余,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郑英和许帆一路走来,几多艰辛,也有许多波折,更是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大学期间,郑英并不是十分奋进的学生,从开始就为毕业签工作。

学霸出身的她,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甚至是高中,都绷着一股劲不让自己放松。在小地方竞争压力小,容易出成绩,而在大学里,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们在同一个平台上争雌雄,自然压力巨大,郑英索性顺其自然了。

而徐帆就不一样了,他是从高考大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路拼搏上来的,竞争压力之大不是郑英这种从小地方走出来的人感受到的。无论是许帆自己,还是父母都希望他继续读研。

有目标就有动力,即便在大学期间一边修着学分,一边享受着爱情,许帆读研的目标相当明确。

无奈许帆目标太高,不屑于本校读研,考研一站毫无悬念地落榜了,春招的时候在郑英签工作的城市迁到了一家国企工作,待遇还算不错。

心里有目标,许帆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复习准备二战考研,辛苦是自然的,结果未必乐观。

郑英给了许帆强有力的支持和鼓励:“要考研就把工作辞掉,专心准备考试。”

于是工作了三个月的许帆毫不犹豫地辞去工作专心备考,但是没有告诉父母,担心父母为自己操心。

不明就里的许父许母,还是一如既往地每月补贴儿子2000元租房的需求,原计划儿子在公司转正以后就取消补贴。

备考那几个月,郑英的工资支撑着两个人的开销,让许帆心无旁袤地备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备考,许帆成功上岸,被他心中的目标学校录取,对此,许父许母对儿子的女朋友郑英刮目相看。许帆到目标学校报到后,父母便邀请郑英到家里做客,当时就给郑英准儿媳的待遇了。

许帆在读研的城市安定下来之后,鼓励郑英跳槽到他读书的城市工作,两个人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三年的时间,许帆读书,郑英工作,同时两个人维护着爱情,一直到许帆顺利毕业,在读书的城市签了工作。

两个人的爱情经过了时间和地域的考验,婚事也被双方父母提上了日程。双方父母也积极配合,网络上联系后,最终在孩子们的工作地见面,商谈孩子们的婚事,并且达成了一致,最终婚礼定在了十一小长假。

婚礼在许帆老家由父母帮助操办,而郑英的亲友团从大西北奔赴过来参加婚礼。

该走的都走了,彩礼、嫁妆、改口费都对等,在亲人们的操办下婚礼办得相当隆重,该有的体面都到位了,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完美的结局。

婚礼的第三天,按照当地的习俗,新娘子要回门,郑英父母做东在当地邀请亲家一家在一起吃饭,然后郑英和许帆去和朋友们告别,亲家之间互相聊天,话题就聊到了要孩子这个话题上。

亲家母很委婉地说道:“你看,两个孩子年龄也不小了,也该要个孩子了。你们两个什么意思?”

“要孩子是两个年轻人的事情,咱们不要催他们,不过要孩子得有资本,刚结婚的两个年轻人哪有资本养孩子,房子还没有固定下来呢!”郑英妈妈把房子的问题抛出来了。

“只要他们固定下来,立马给他们付首付。”许帆父亲十分肯定。

“买房子和固定下来没有太大的关系,咱们共同帮忙先给孩子们搞个小房子,算是投资。刚开始当刚需房过度一下,以后条件好了他们再买大房子。”郑英爸爸底气十足。

“现在咱们身体还好,能帮忙就帮忙,再等几年就帮不上了。”许帆妈妈还纠结要孩子这个话题。

“刚办完儿子的事,女儿又要上高中,真的他们要个宝宝,你是管姑娘,还是管孙子?忙那头呀?”这才是问题的症结,郑英妈妈说破了。

“只要闺女考上大学,我就过去帮忙。”许帆妈妈信誓旦旦。

“骨女考上大学,咱都要60岁了,哪有精力管孙子,还是把自家老头管好吧,老头才是咱们最后的依靠。”郑英妈妈说得十分中肯。

“你要这样说,我也不多什么。”许帆妈妈十分知趣,避开了这个话题。

返回郑英和许帆工作地的路上,郑英妈妈半开玩笑地试探女儿:“真的很羡慕你嫁给了爱情,许帆努力工作,对你友好。”

“要不然呢,我为啥和他结婚,我自己什么都会,不爱,怎么会结婚?”郑英说得很有道理,“要么不嫁,要么嫁给爱情。”

“小伙子挺不错的,是你的福气。”爸爸也对郑英的选择给予肯定。

“哪里好了?说说看!”郑英想知道自己老公在父母心中的愿望。

“他比较绅士,有礼貌,情绪稳定。”妈妈说了自己上午想法。

“还有吗?”郑英想听到更多的看法。

“关键对我姑娘好,这才是关键。”爸爸神补刀。

听到爸妈对自己老公的肯定,幽幽然:“要不然我为什么要结婚?我自己什么都会做!”

妈妈顿了顿,侧面问道:“要不要考虑要个宝宝呢?”

“说什么呢?我们有三只小猫咪就够了。”郑英岔开了话题。

“那能一样吗?它们毕竟是小动物!”妈妈则不以为然。

“你们以为养个孩子容易吗?你看我玉珊姐姐,她家宝宝算是比较省心的宝宝,但也有让人崩溃的时候,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建设,怎么和人类幼崽相处。”郑英想到婚礼前后这几天,玉珊姐姐带着宝宝的过程,那天带宝宝去海洋馆,两个人折腾得够呛。

“不是还有我们给你们帮忙吗?无论人力还是物力都在线。”妈妈给了支持。

“你们的支持都是外在的,关键是我们自己,父母的帮助总归有限,我们自己有养孩子的条件才是硬道理。如果生孩子为了继承我们的颠沛流离,不生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要是我们自己觉得有条件养孩子,自然会考虑的。”孩子都这么说了,做父母的还能再说什么?

毕竟生孩子容易,养孩子却是一个浩浩荡荡的大工程,不是一拍脑瓜能决定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