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散文

歌单

2018-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Metaein

以前能听的歌不是特别多,几个钟意的歌手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专辑。那时等一张新的专辑就像等一部电影一样令人期待。朋友间郑重地介绍几张专辑,聊聊一个歌手的几首歌倒也是经常的,而且是足以显现一些见解的。

北京路还有中华唱片,“给你一张过去的CD”也是足够应景而自在的。这同样可以在以下的说法中进一步表明,送给朋友一张自己精心挑选的CD足够传达一种心意,而且既不显得复古,也不显得新奇。

在网络意气风发,势如破竹地攻占生活各个领域的时候,伴随着数字技术对载体的不断压缩和更新,许多东西都逐步地被替代为没有质感的数据,放到MP3里,放到MP4里,然后再放到手机里,以及电子书里。CD在这样的过程中一点点地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成为了又一个过去。紧接着唱片店也难觅踪迹,直至大体消失了。

在随后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数据化是那样的周至,以至于在线使用成为了常用甚至是要求的重要功能,同样将略显多余的终端机打入过去,余下几个精明的商业家“负隅顽抗”。也正是到了这个确切的时间点,我所要表达的也才逐步显现出来。我们开始在电脑上大量浏览唱片的介绍,然后海量地在线试听。电台捕腻到推荐的意味,开始有了特定主题的音乐集。

歌手越来越多,单曲越来越多,专辑倒是比较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加松散的结合——歌单,它随后从那些方便管理并以此为社交元素的各类软件中大量地显现出来。

歌单的出现是音乐在网络中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直接使得听音乐成为了可以在网络上传播的一项社交活动。甚至于把有的歌单下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解读,其本身就是一句完整的话。

到现在,我所要表达的东西可以一定的说出来而不显得不够充分了。以往要听什么样的歌是经过具体明确地选择,或者说听歌的行为至少是有着“这确实是我要听的”这样的想法在里面的。现在大量的歌单,各式各样的歌榜,各种主题的推荐充斥着我们的耳目,这是显而易见的。让我们在这样的情景下进一步说明,如果我今天在一辆行驶的列车上,想听点音乐的时候,可能会搜索旅行、户外这样的标签。又或者我只是点开私人电台,随便听些什么。可是在之后的时间里,我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为什么在听这些歌,仅仅是因为别人打上了旅行、户外的标签,又或者根据我以往的偏好,依据某种算法就真的意味着这确实是我要听的吗?当然,总是有自己的特定歌单,很少随意听点什么的朋友就另当别论了。

我所感到疑惑的,不是这些推荐是否准确的完成到位,而是如果我因为在特定的环境下便寻找特定的歌单的话,这更像是一种应激行为,是与我的本意有所违背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即令推荐足够得准确,也依然不改变什么,只是让疑惑显现得更慢罢了。

不过,我遂即有了这样的认识。听歌是一种寻找共情的过程,它或多或少地让孤独在其中得到一定的缓解,这和倾述、结伴出行、在团队中完成既定任务等等不说同等,也该是有共通之处的。而大多数的流行音乐从其通俗的属性里,暗暗标示着共情的限度。它既不能给予你太多思考方式上的提升,也无法做到看法角度的更新,它最多是种宣泄罢了。如果在歌曲中听出言外之意而为此大加宣扬,那往往是因为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以及其自身在这首歌上的投射。那么,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我所提出的疑惑又显得不那么灼热,只是某种温水而已。

到了这里,再说说书单。书籍尽管也有畅销书,但是经典著作永远不会被畅销书所掩盖——著作本就是在畅销书的衬托下显现出来的。我感到非常欣慰,在某些特定疑问面前,不会有太多的主题书单试图推荐过来,而往往是一本,一本经过多次检验而历久弥新的著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