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

2018-12-19  本文已影响193人  只有逻辑思维的艺术家

我一直不大喜欢在公开场合讲话,就和命题作文一样,每次被点中,脑子里总是一片空白。这直接导致了涉及到类似事件的时候,我都会习惯性的逃避。

刚干经理那会,最怕开会或者聚餐,因为那些活动,开场都得讲两句。

美国人考研究生特别喜欢考察人的分析能力,所谓观点没有对错,只看是否能够自圆其说。我也很怕写这一类的文章。大部分题目,我看到的时候,都会涌起一种感觉。我去,这TM怎么写。中文的想想都觉得困难,英文的就更费劲了。

我还特别容易沉溺到执行细节中去,一件事情,不太容易在思维中形成框架,只会习惯性的盯着眼前那点事儿。执行的效率倒是快了,但是把握方向的人不是你,最后就总变成了枪。或者不太容易把握做事情的节奏和力度。

这些感受纷纷乱乱在大脑里飘了很久。似乎它们都是类似的。这个东西,应该叫做没有系统性思维。也就导致了,思维末端链接的那些细节,我的大脑无法敏锐的捕捉到并作相应地存储。

忘记了哪天,意外地群里看到一个消息,说老报做分享,从来不写稿。我觉得很神奇。因为从第一期的写作营开始,他每一次的分享都快接近一个小时了。虽然,讲的是他自己经历过的东西,但听起来逻辑缜密,细节丰富,所以这个小真相让我觉得相当震撼。这种对环境的感受力以及对把细节内化成一个系统的能力,是我想要去学习的。或者说,我想克服自己的软肋。

老报又做了一个关于怎么拍照的分享,又花了大概一个小时。这一次,我把它翻来覆去的听了几遍,希望看到这背后的骨架。

我把他的每一条语音,用一句话总结出来,写在纸上。记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之前漏掉的许多信息。比如说,很多事情需要刻意练习,像写作、画画、好好说话还有拍照。看,好好说话也是需要刻意练习的。所以不是天赋的事儿,是勤奋的问题。

回到对分享的分析。

一个开场,他就用了十分钟。里面从向大家打招呼开始,介绍了这个拍照群的由来,谈到了自己当时写拍照的那篇文章中涉及到的内容,说拍照不仅是创造一个作品,更重要的是心性的修炼,而后点明此次分享是针对设群的目的手机拍照进行的。紧接着他做了一个论证,通过手机可以创造出大师级的作品。这里面首先论述了手机拍照的好处,目前大家对于手机的使用情况,而手机可以成为拍照的工具,将拍照内化成一种习惯之后,一个普通的工具可以创造神奇,最后用两个通过长时间用手机拍照最终出版了著作的这样两个例子完成了开场。

我想起来前段时间看的《简单的逻辑学》里提到,万物终有其根源。原因有大约几大类,动力因,目的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是指它的活动可以决定某个事物存在与否或者改变其存在状态。目的因是指行动的目的,或者客观事物的功用。质料因是指组成事物的具体材料。形式因是指决定一个事物非此即彼的特殊性质。

在这个开场里,我隐约的感受到这个表达和逻辑体系里某些规则可以对应上。但是还说不太清楚。模模糊糊的。

我相信,在开始分享之前,他一定是胸中有一些简单的腹稿的。但没有预演,直接开口讲,能说到这种逻辑程度只能说明,对于拍照这件事情,他凝视了足够久。凝视的时间,会带来逻辑,带来分析,带来结构,带来框架。

凝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