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俗世红尘中的智慧

科幻小说《长生》:当人人都能“长生”,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

2021-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薇芥子

文/薇芥子

关注薇芥子,俗世红尘中,与你共同品味情感故事。

《长生》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作者吴楚,曾获中国科幻“光年奖”,这部小说不像《三体》那样恢宏,也不像《湮灭》那样匪夷所思,它阐述了一个千百年来永恒的话题,人们都在追求长生,从古代帝王,到乡野隐士,乃至普通百姓,都有一个关于长生不老的愿望,当有一天,这个愿望变成现实,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

故事从一个伟大的发明开始,古德教授发明了一种可以延缓细胞生长的“上帝分子”,也就意味着,以往影响寿命的衰老过程,会变成“慢节奏”,人类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也变得比正常时间长很多,倍数是神奇的3.14,巧合的是,与圆周率吻合,所以也称为“π药剂”。

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古德教授宣布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宣称药剂价格会非常低廉,人人都可以买得起,人类寿命将因此延长到三百岁,人类即将进入“长生时代”。

当普天同庆,人人沉浸在长生幻想中的时候,古德消失了。

一个名为“滤镜”的组织,用软件模拟计算“上帝分子”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毁灭可能性,指数为16,意味着会有16%的比例,世界会因为上帝分子而毁灭。按照组织的最高使命和指导原则,他们决定对古德实施“过滤”。

古德躲起来了,将自己装在冰箱里秘密快递回了中国,地址是老友秦汉的别墅。

他在别墅中度过了一段时间,没人知道被称为“上帝”的古德,其实回到了中国。但是他最终还是没能躲过滤镜,被枪杀在别墅门口。

但是,他在接受“过滤”之前,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他为秦汉患绝症的双胞胎女儿制作了“π药剂”,并且注入她们的牛奶瓶中,二是在他睡的床底,刻下了一串密码。

没有人知道秦汉的女儿喝下了π药剂,但是警方成立的拯救团队却在秦汉的帮助下破解了密码,两个单词,“克隆,骗子”。

这串密码曾经引发了很多联想,最后的结论是:整个上帝分子的研发过程都是因为克隆而产生的骗局。这真是个奇妙的布局,知情的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失望。

而此时,很多事表明世界已经开始走向毁灭,普通民众并不知道古德教授的死亡和“π药剂”的消失,还幻想着很快全民都能进入长生时代,儿童可以活到300岁,而中年人最少也能活到150岁,老年人即使步入70岁,也能有三四十年退休岁月可以慢慢享受。如果有大把的岁月可以挥霍,那么人们不会珍惜时间和生命,经济发展将陷入缓慢,以往很快完成的计划,可能因为拖延变得可能无法完成。

而更可怕的是,如果这些真的发生,世界上的粮食将不能养活如此剧增数量的人类,不仅如此,生育会变成特权,普通人可能没有资格生育后代,新生儿或者老人会陷入被“清理”的可怕境地。

只不过,还没等这些发生,世界各国已经为了已经不存在的“π药剂”开始争夺,为此甚至动用了危险系数更高的星际武器,世界已经面临毁灭。

而故事的结尾,却给了古德另一个结局,克隆和骗子,并非指实验过程,而是死去的古德不过是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克隆人,真正的古德早已服下“π药剂”,即将享受未来一两百年的孤独生活。

长生,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似乎只要能获得长生,付出再多代价也值得。

但是,长生真的如此好吗?

作者在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时间的长度更有意义,还是单位时间做的事情更有意义?也许生命的衡量,并不是长度越长越好,而是人生充实,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更好。

那么时间真的存在吗?

曾经有一个研究,实验内容是,被选中的人只要能在一个灯光充足,有吃有喝,除了时间概念,其他应有尽有的小房子里,待够200多天。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时间并不存在。

但是可惜的是,这名女性只待了不到一半时间就陷入崩溃,时间是否存在似乎仍然悬而未决。

如果时间存在,只是来记录生命老去直到消失的过程,未免太过于无趣。如果时间不存在,那么每个人用来衡量生命的尺度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古人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比喻生死之轻重,说明评判一个人并非按照其寿数来衡量,而是其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还有人用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来衡量其一生,例如柳比歇夫,他终其一生都在实践独特的时间记录法,从而完成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工作和成就,他的生命又如何能用区区70多年的长度来定义?

在我看来,作者提出这个话题,并非为了告诉我们长生时代不会来临,而是提醒懵懵懂懂的人们,一味追求长生并无意义,思考如何更好地度过有限的生命,从其他维度延伸生命,才是更有意义的事。

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在这个时代并非不可能,如果意识和认知才是代表生命的尺度,那么一瞬间到达时间的尽头,一瞬间到达宇宙的边缘,也并非神话。

-END-

感谢阅读,关注薇芥子,俗世红尘中与你共同品味情感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