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研报投资理财

三全食品一季度净利率创近五年新高,餐饮渠道成新增长点

2019-04-23  本文已影响8人  李康研报

4月22日晚间,三全食品(002216.SZ)发布了业绩报告,2019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9.08亿元,同比增加5.04%;归母净利润为4018万元,同比增长42%;扣非净利润为3623万元,同比增长43%;净利率为2.1%,创了近五年来的新高。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三全食品这一份较为可观的一季报,似乎扫除了此前“灌汤水饺被测出猪瘟病毒”事件的阴霾。

今日三全食品股价高开0.4%,后一路走高,截止发稿,其股价涨幅超3%,最新总市值65亿元。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净利率持续增长的背后

三全食品主要从事速冻汤圆、速冻水饺、速冻粽子以及速冻面点等速冻米面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三全冷饮部”,如今的三全已经成为速动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速冻食品是指将各类加工后的新鲜食品进行适当的前期处理并加工成型后,在低温下快速冻结,然后在零下18摄氏度或更低温度下储藏、运输、销售的食品。

据公司年报显示,2018年,三全食品实现营收55.4亿元,同比增长5.39%;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增长41.5%;扣非净利润为6899.8万元,同比增长59.9%。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增速大幅超过其营收增速。

从公司近9年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三全食品的营收增速和净利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营收同比增长率从2011年最高的36.5%,下滑到2018年的5.3%;净利率从2010年最高的6.4%,下滑到2018年的1.8%。

但注意到的是,其净利润在2016年开始触底反弹,而同期的营收增速依然在下滑。直到最新的业绩报告,净利率都在创阶段性新高。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

从产品端来看,三全食品的主营收入依然是水饺、汤圆等传统业务,而该业务仍未走出发展瓶颈。在2018年,水饺、汤圆营收分别为19.23亿和15.87亿元,分别占整体营收的34.72%和28.65%,上述业务同比增长为-3.12%和2.78%。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不过,在最新年报中,三全食品的餐饮市场业务脱颖而出。财报显示,2018年,公司餐饮市场收入达5.58亿元,同比增长45.88%,实现净利润3702.40万元,同比增长997.56%。

对此,公司董秘李鸿凯表示,三全食品布局餐饮渠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近几年成效也比较明显。

据悉,速冻食品行业的主流渠道依然是商超,餐饮市场只是一个补充。餐饮渠道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占比最多也不超过20%。正因为这样,餐饮渠道的利润率要好于零散销售渠道。

就拿同为上市公司的安井食品来说,其餐饮渠道在速冻行业内算是较为成熟的了。据安井最新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42.6亿元,同比增长22.2%;归母净利润为2.7亿元,同比增长33.5%;扣非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增长35.4%。其净利率达到了6.3%,这是三全食品净利率(1.8%)的3倍多。

由此可以看出,餐饮渠道的拓展,或许是公司近年来净利率持续上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因该业务体量尚小,依然没能改变三全食品营收增速继续出现放缓的局面。

从未停止突破的脚步

2009年7月,40岁的陈南从父亲手中接过三全食品掌门人的位子,一上来就动作不断。

从邀请小S代言状元水饺,高调提升三全品牌;到增加产品卖点,顺势推出三全珍鲜灌汤水饺。通过不断提升其高端产品销售比重,使得三全食品在这之后的几年里,净利润直逼湾仔码头。

而让陈南备受关注的,还是在2013年,公司正式收购曾经的速冻食品巨头龙凤食品时。

龙凤食品1977年创立于台湾,后进入内地市场,曾是速冻食品行业的龙头老大。2007年,美国亨氏食品集团收购并整合了龙凤食品,但整合效果不佳,龙凤食品很快衰败,2013年2月,股神巴菲特一举收购亨氏,但对于龙凤,巴菲特却毫不留情的“断腕”。

也就是说,这笔生意是从“股神”巴菲特的手里接过来的。三全食品收购龙凤食品后,虽然增大了三全的体量,但龙凤食品在2014年上半年亏损额达到了1370万元,反而成了利润的累赘。

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只速冻粽子都出自三全。1997年,国家六部委将“三全食品”列入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民族品牌。三全还拥有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中国首家速冻米面食品企业,也是中国生产速冻食品最早、规模最大、市场网络最广的龙头企业。众多“光环”加身的三全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

然而,大众对冷冻食品的要求即使在近几年消费升级的影响下仍未降低,随着速冻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行业入局者逐渐增多,行业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速冻食品企业出现在消费者视野中,思念、湾仔码头,安井食品等多家企业持续发力,不断开发新产品抢占速冻食品的市场。

其实,三全食品虽在产品创新方面从未止步。

2014年,三全食品再次尝试在新零售风口起飞。其鲜食项目2014年10月登陆北京、上海市场,提供鲜食贩卖机业务并有自主运营的APP,可以说是三全食品在鲜食领域和O2O渠道的大胆创新。

不过现实远比理想骨感,2016年6月,三全宣布因升级3.0版本,鲜食线下所有的贩卖机暂时停运。

自2016年鲜食新零售停摆后,宣称“勇于试错”的陈南,似乎开始谨慎了些。

2017年,三全食品推出了私厨素水饺、儿童深海鱼系列水饺、炫彩小汤圆等产品。

不过,登录三全食品天猫旗舰店可以看到,在销量方面,上述产品销量排名并不靠前,效果还差强人意。值得注意的是,提起方便食品,方便面、速冻食品自然是主力,然而方便米饭这个“年轻”的行业自2013年起也不容忽视。

三全食品自2013年推出方便米饭系列,经过5年发展,虽相比私厨素水饺系列销量靠前,但面对一些诸如“得益”、“大冢”、“今米房”、“乐惠”等方便米饭行业较为知名的品牌,内忧外患的三全,能否突出重围,还有待观察。

短期看,抢走三全食品市场份额的是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但从长期来看,外卖等订餐服务才是速冻行业的最大潜在对手。

速冻食品行业增长可期

速冻食品源于1928年的美国,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人们对速冻食品缺乏认识.没有赢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生产发展十分缓慢。直至二次世界大战后,速冻食品才迅速发展起来。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7年,全球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从1248亿美元增长至16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4%,预计到2020年,全球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000亿美元。

从市场对比来看,美国是世界上速冻食品产量最大、人均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统计,美国速冻食品2017年产量达2000万吨,品种3000多种,人均年消费量达到84.2千克,速冻食品占据整个食品行业的60%-70%。欧洲速冻食品的消费仅次于美国,2017年消费量超过1000万吨,人均年消费量42.6千克。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是世界上速冻食品的第三大消费市场,也是亚洲第一大消费市场,其2017年产量达160.1万吨,消费量285.53万吨,品种3000多种,仅烹饪调制食品就有2400多种,2017年人均消费量为22.5千克。

而我国2017年速冻食品人均消费量为10.6千克,仅为日本消费量的一半,不足美国的八分之一。因日本与中国的饮食习惯较为相近,所以,参考日本的标准,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也还有较大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速冻食品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是速冻面米食品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7年,我国速冻面米行业总产量达到620.5万吨、产值达到801.7亿元,分别占速冻食品市场总产量的65.20%和总产值的64.13%。2011年至2017年其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0.20%和15.49%,预计到2024年,我国速冻面米食品市场规模可达2077亿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国的速冻食品行业发展还有较大空间。作为速冻食品行业龙头之一的三全食品,或许能在行业的增长中受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