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投资·理财投资理财理财投资

从一位股民的深刻反思所想到的

2017-05-28  本文已影响255人  EKAcnoom

01

最近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看完后有些难受。

文章的作者是一位4岁孩子的爸爸,8年来沉浸在股票投资中,却始终难获佳绩。最近他看到孩子给自己写的一封信,彻底泪奔。

4.5岁孩子给父亲的一封信

且不说这封信是否真出自一个4岁孩子之手(大概率应该是母亲以孩子的名义写的),但读完这封信后,作者开始反思自己8年来股票投资生涯。用作者的话说,就是8年里将最光辉的青春交给股票,但得到的除了亏损,还是亏损。

02

好奇心促使我继续看下去,发现作者的股票投资生涯,大致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阶段1:初次接触各类金融书籍,关注一些财经名人,参加券商举办的证券分析活动,加各类投资QQ群。交易时间内时刻盯着屏幕,恨不得配置2、3个显示屏。

阶段2:自考理财规划师,开始在一些知名投资网站上关注大V,手机不离手,时刻关注各板块资讯,白天看A股,晚上看期货。

阶段3:研究各类策略,动态平衡、网格策略、价值投资,研究要约收购、吸收合并换股等资本市场操作。

尽管看似努力勤奋,涉及范围也很广,但结果依然是惨痛的。

作者从2009年初,陆陆续续不断增加本金投入,期间历经数次起伏,到2016年股灾时,依然有数万元的亏损。

但2017年重仓英力特套利失败,或许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截至目前,英力特上的浮亏达到大几十万,除此之外还持有几个亏损的投资品种。

一面是投资上的巨额亏损,一面是家人暖心的关怀,这让作者难以原谅自己,甚至对未来产生迷茫。

03

我之所以感到难过,是因为从他身上似乎看到了以前的自己,以及对未来的担心。

每一个职业投资者之所以选择这条道路,大多是认为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思考,最终能成为那10%的赢家。

但市场的复杂和对手的强大,总是超出预期。

因此,在面对市场变化与自己预期不一致的时候,往往内心是最煎熬的。

例如,当我通过各种方法认定一家企业至少值1000亿但当前市价只有400亿于是重仓买入时,等待着我的很有可能不是“价值回归”,而是继续跌至350亿、300亿甚至更低。这时候,究竟是自己错了还是市场上大多数人错了?是不是有某些因素没考虑到?是不是有内幕信息?

在资本市场的丛林中,可能处处都是捕食者的陷阱。

04

在那篇文章的最后,作者想出了3条解决策略:1. 基金定投;2. 动态平衡; 3. 买白马股。

事实上,我个人并不认为这几种方法能解决问题。

作者之所以想到这些策略,可能只是因为当前白马股受到资金抱团取暖的大环境所致。而且对于对自己能力充满自信的职业投资者而言,耐心定投基金也很难实现(虽然客观上看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05

俗话说:“牛市使人疯狂,熊市令人反思”。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只有在巨额亏损时,才会反思自己的投资方式。

2017年,A股的“漂亮50和要你命3000”行情,让大量中小投资者遭受巨额亏损。

同样,我的账户也有不小回撤。但回顾过去5个月,除了1、2次不幸“踩雷”让心情跌至冰点外,整体的心态依然保持良好。

2017年净值基本没有增长

于是我也思考了下是哪些策略让自己避免了作者的遭遇:

1. 永远不满仓。

如果除了股市投资外没有第二收入,那么永远不要把全部资金压在疯狂的市场先生上。永远不满仓背后的逻辑,就是不要让股市的起伏影响到本身的生活。就我个人而言,永远会配置一部分自己到货币基金上,或是配置一些高分红白马股,确保每年的现金流入能满足家庭日常开支。

2. 将乐趣从“赚钱”上挪开

记得李笑来曾说过,越是一心盯着钱,越是赚不到钱。但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成长上,往往赚钱也会水到渠成。我觉得股市投资也是类似,如果整天盯着盘面,不愿错过各种套利赚钱的机会的话,最后往往得不偿失。但如果将乐趣建立在对行业的认识,企业的熟悉以及金融产品的学习上,一方面自身获得了成长,另一方面也是升级了赚钱的技能点。

3. 享受生活,投资未来

许多人为了实现时间自由和财务自由而选择成为职业投资者。但事实上,其中很多人成为文中作者那样,既费了时间,又丢了财务,还忽略了陪伴家庭的责任。

如果我们站在几十年后的时间点上,或许那时影响我们生活的各类因素中,财务只占很小的权重。相反,许多人当下忽略的家庭、健康、子女教育等,却会极大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

因此,现在我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陪伴长辈、子女。事实上,原本我一直以为陪孩子玩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但事实证明,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会学到不少东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