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千里背尸的故事
如若问你赵本山有出演过哪些小品,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脱口而出几个,甚至还能说上几段小品里的经典桥段,毕竟赵本山在春晚的舞台上给我们留下太多欢乐。
可若要问你是否知道赵本山出演过那些电影电视剧,你可能要想上一会了,也不一定能给出一个答案。
今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部赵本山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
影片开始,一个农民工打扮的中年男人坐在车站里的小餐馆里喝着酒,他的对面还趴着一个和他差不多打扮看起来像是因喝多了而不省人事的男人。
还在喝着酒的叫:老赵
已经醉得不省人事的叫:老刘
老赵倒也没有自顾自个儿的一个人喝,又一杯酒下肚后他看了看四周,拍着桌上趴着的老刘就是一连串的发问。
“兄弟,能耐呢?量呢?我记得你挺有量啊!”
“服吗?服不?服没?”
嗯,听口音老赵是个东北人。
“这必须干的,不干不让上汽车····”随着这句话音落下老赵便强灌了一杯酒给老刘,可这大半杯酒老刘愣是一定也没喝下去。
镜头一转便到了行驶中的汽车上······
途中全车人下车方便,老刘依然没醒,靠窗坐的他因为头向着女人方便的方向,被女乘客误以为在偷看,于是一群人气势汹汹的指着老刘就开骂,可即使这样老刘也是一动不动的坐着。
还是老赵听见动静赶紧赶来,各种替他道歉化解了这场误会。
车子继续前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什么吸引人之处,直到他们遇见了一帮拦车抢劫的劫匪。
劫匪上车后逼车上的人交出所有的钱财,全车没有人敢说话,刚刚那群盛气凌人的女乘客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出。
老赵很是紧张地看着劫匪,老刘依然在“睡”。
很快劫匪就来到了他们的所在的位置上,让他们交出钱财。
老赵也很配合地拿出了他身上仅有的五百块,甚至在劫匪让老刘交出钱时还很“贴心”地帮老刘把身上的五千块给拿出来了。
不过他接下来的话,却让劫匪为之一惊。
“我的五百,你拿去吧,这五千是他的,你不能拿。”
“死人的钱,你能拿吗?”
原来一直被认为在醉酒不醒的老刘已经死了,这里也就呼应了电影开始时老赵为什么要给老刘灌酒“这必须干的,不干不让上汽车····”的话了。
接下来在劫匪的一番询问后才知道。
原来老赵和老刘两人是好友。
老赵说,兄弟老刘混得窝囊,命也不好,两人一起打工他却死在了工地,还是因为喝酒喝死的。
老赵说,这五千块是良心好的工地老板发善心给的,老刘死了但是家里还有人要养,他得把钱交到他家人的手里。
老赵说,他对老刘承诺过,“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劫匪听罢,因老赵的这份“仗义”想到了自己的曾经,很感动,于是把车上抢到的钱全都给了老赵便下了车。
一直大气都不敢出的乘客看着劫匪下车后,都松了一口气。
接着大家都看着老赵怀里被劫匪抢走的财物,一个男人伸手拿回来了自己的钱包,两个人,三个人······
所有人都不动声色地取回了自己的财物,只有老赵老实的坐着,没有动。
镜头切换,这时坐在老赵周围的人要么抱走孩子,要么捂着口鼻,要么急着换位置······
随着第一声“司机,我要退票”响起,车上的退票声渐渐多了起来,此起彼伏。
车上的乘客开始嫌弃老赵和已经是死人的老刘,担心传染病。
镜头再次转换,一个全景切来画面里只有渐行渐远的汽车和背着老刘看着车离开的老赵。
电影看到这里开始渐入主题,老赵开始了千里背尸的路程,而观众随着他一路上的经历感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人性剖析。
比如劫匪背上因为曾经背叛朋友被纹下“假仗义”,开始以为只是包袱觉得好笑,我也确实笑了。
可在老赵被赶下车后“假仗义”这个包袱就显得格外的讽刺了。
车上的人对老赵的行为何尝不是一种对“朋友”的背叛呢?
在凶横的劫匪上车时无人敢发声,在劫匪厉声让他们交出钱财时,没人敢反抗。
但老赵反抗了,为了一句对朋友口头上的承认,也正是老赵的反抗赢得了劫匪的尊重,避免了全车人的财物损失。
可事后车上的人在做什么呢?
他们面对毫无反抗能力的老赵时,做出了和刚才完全不一样的表现,甚至那第一声退票还是第一个交出钱财的女乘客发出的。
此时车上的人变得无比勇敢,他们敢反抗了,也变得无比团结,全车人都在附和退票。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刚刚面对劫匪时的怂包样子。
他们开始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老赵和“老刘”被赶下了车。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言行更倾向于车上的乘客,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恃强凌弱”的心理,因为这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人的本能自我保护机制的开启。
比如在路上不小心和人发生了摩擦,如果对方是个人高马大的大汉子,多半会在心里盘算一番能不能和他据理力争,如果挣了自己会不会吃亏,有没有胜算,如果没有即使自己占理多半也会忍气吞声的说句“算了。”
可对方如果是个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那么那一瞬间多半会觉得“吵架”的底气都足很多,声音都会不自觉地高上几个度,即使是自己理亏的情况下。
可以说车上的乘客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的缩影,令人难受有点无语,但却又无比真实。
接下来老赵背着老刘,开始了千里背尸送他还乡的路程。
这一路老赵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但这些人或事没有一样不值得人深思。
刚被赶下车的老赵向沿途经过的车辆求助却无人问津,即使老赵把老刘伪装成心脏病突发的样子,唯一愿意停下帮助他的是个开拖拉机和老赵一样的农民,甚至在老赵要求下车时还坚持要送他们去医院,担心老赵一个人不方便。
这里体现了大部分农民的朴实、善良,他们虽然文化水平不一定高,但他们却热情助人。有网友说“文人缺远见,富人缺良知,农民多善心”,虽说这话有点偏激,但大多数时候也确实是这么一个现状。
晚上住店时,被同住的人偷走了钱,怕老刘的尸体暴露不敢报警,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寻回。无助之时,同住一直不愿意搭理他的卡车司机却向他伸出了援手,愿意搭他一程。
同行的路上,得知卡车司机因为一个女人找到人生的希望也因为这个女人失去希望,老赵一个看似全剧最无依无靠的人不但安慰了卡车司机还给迷茫不知未来去向的司机指明了“路”,让司机重新找到目标。
生活中,我们总喜欢依据一些片面的东西去定义一些人,一些事。
这个人冷漠不好相处,那个心眼太多,这个人巧言善辩,他自己都这样他能帮别人什么······
可事实却是如此吗?
影片里,对老赵和颜悦色的人里却混着偷光他钱的人,一开始就对老赵不友善甚至扬言要打他的卡车司机,最后却是帮了老赵。
老赵这个看起来一无所有毫无用处的人,却帮信念崩塌的司机重新找到了人生接下来该走的路,重新树立起信念。
他们的好坏有用与否,又是能被轻易定义的吗?
整部影片里老赵不管遇见什么困难都保持着一种“苦中作乐”的乐观,一路上他一直也没有把老刘当成死人,每次遇见挫折总是会对着不会回答的老刘说上两句,然后重新上路。
只有一次他想要放弃,在他发现他口中的那个良心老板给的5千块的赔偿,竟然是假钱。他发现他无法实现他的承认了,于是准备就地把老刘的尸体埋了。
这里也是整部电影最触动我的地方。
挖好坑后,为了测试坑的大小,躺下的老赵,看着广阔天空眼中噙着泪产生了就这样死去的想法。
“这里太舒服了,不遭这罪了。”
“兄弟,咱俩一起享福去吧······”
此时,死在老赵心里成为了“享福”,眼泪蓄满眼眶,然后滑落,他一路上经历了太多太累了,只想休息。
成年人的崩溃是总是在一瞬间,成年人的哭泣,是没有声音的,因为他们已经被生活被现实压得再也抽不出一丝力气去哭出声,他们不能看见一点美好,因为那会使一直紧绷的他们放松下来,可那一刻的放松对他们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当然,最后老赵被隐居在那里的一对夫妻给救了。
为了开导老赵,他们给老赵讲了自己的故事,讲了自己曾经也有过和他一样的想法,但最后还是放弃了那个念头,熬过来后的他们过的很好,所以熬过来就好。
有人说十个人里难有一个好人,但只要遇见看一个好人,就抵得了遇见一群冷漠的人。
老赵遇见了不止一个好人,所以他背着老刘继续前行了。
电影最后,老赵因为晕倒被送进医院,而老刘的尸体也根据规定被火化,老赵在警察的帮助下带着老刘的骨灰找到他的家却发现他的家人已经搬走,但庆幸的是留下了新家的地址。
整部电影看下来你发现自己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笑了。
老赵一路上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当下社会的现象,但却也都点到为止,给观众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而经历过的人都能懂,没经历过的人也许在漫长的人生的道路上终也会遇上。
其实电影里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反思,比如老赵去献血但正规地方告诉他,他得过乙肝所以不能献血,可黑心的卖血地方却告诉他没事。
在卖血的地方老赵认识了经常来卖血的大容,大容说“我虽然人脏,但我血是干净的”。
大容靠捡垃圾供儿子上了大学,儿子却嫌弃她捡垃圾的身份,不允许她去学校给他送钱,而是用打卡给他。
总之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