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品,我还没有长大,我天天都在成长

名师的光芒来自哪里

2018-07-31  本文已影响245人  雪域飞燕

近两年,读得书多了一点,学得深入了一点,视野宽了一点,竟“结识”了太多的名师。

我不是以“衔”识“人”的人,名师之“名”不在一大排的“称号”,而在于业务能力的出类拔萃和人格魅力的光芒万丈。很多时候,他们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众多老师前行的路。迷茫时,看到它,蓄积力量;无奈时,看到它,心生希望。诸如王君,肖培东,李镇西,余映潮,王崧舟,黄厚江,张丽钧……虽然他们风格各异,感染力却是相同的。

生长,是他们永远的状态。

无论年龄几何,他们都绽放出茂腾腾的生命光彩。无论是温文尔雅还是激情四射,都能让你真切感受到他们内心的蓬勃昂扬。活到老,学到老,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无论像溪流还是像大树,他们都在恣意生长。因为他们深信,头发可以苍苍,皱纹可以疯长,步履可以缓慢,腰身可以伛偻,唯有精神不可萎靡。站上去,永远都是目光如炬,神采飞扬。讲起来,永远都是抑扬顿挫,温情满满。只要心不老,一切都永远闪光。无论是上课,还是讲座,亦或是写作,他们用“一直在路上”的状态,引领着每一个心中有梦的人,召唤着每一个热爱教育的人。现实中,有太多抱着荣誉岿然不动的所谓名师,而真正有影响力的师者都是像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歇。

课堂,是他们永远的站立。

黄厚江老师曾表达一个观点,一个名师无论发表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课题,讲了多少讲座,如果上不了好课,也是不合格的。所以,讲台是名师最该站立的地方,课堂是名师最该珍惜的“场”。凡是让无数人敬仰的名师,都会在课堂上闪光。一堂好课,足以震撼所有人,足以改变所有人,也足以唤醒所有人。虽然没有亲临现场的机会,但视频中的课堂照样让你情深深泪潸潸。他们不是在讲课,而是在聊天;不是在讲教材,而是在悟人生。那些课里,有太多的生命密码,有太多的教育情怀,有太多的教学智慧,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琢磨,去探究,去实践。在课堂上,他们永远是最亮的星,且会永远亮下去。

真实,是他们永远的王牌。

文字里藏着你的一切,这话不假。像昭君,像肖培东,像张丽钧,像王开东……他们都是真实的存在,用最真的心做永远的事。说真话,诉真情,是他们永远的底线。人,文合一,是艰难的。说人话,办鬼事的人太多了。只有热爱自己的人,才会如此苛责自己。他们不做作,不藏匿,不矫情,不自诩,不自欺,清醒地在文字和生活中轮渡。其实,他们既是在渡自己,又是在渡人。我们在他们的文字里,在他们的待人中,在他们的课堂上,在他们的一颦一笑里,发掘太多的大美。唯有真实,才能感人;也唯有真实,才能服人。我想,真实一定是他们最底线的修行。因为终日带着面具,总有一天会被现实拨离。坦坦荡荡做自己,真真诚诚做人,路一定在更远的远方。

谦卑,是他们永远的胸怀。

他们明明很牛,却把自己始终放回零起跑线,每日都在奔走。他们明明很牛,却总能发现别人的好,哪怕是一点点。他们明明很牛,却总能清醒地反思自己需提高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丝丝瑕疵。求美,是他们的理想,更是他们追寻的至境。于他们而言,课堂不仅仅是授课的地方,更是自我修行的宝贵阵地。于他们而言,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有进步,就是最成功的人。成熟的稻穗总是低着头,优秀的名师总是贴地而行,因为见众生的境界里藏着他们的谦卑,更孕积着无穷的力量,让自己见到更远的远方。面对他们的谦卑,我们只能更低地沉到大地里。接得了地气,才会有大气。

纯粹,是他们永远的精神。

如果赋予一件事太多的负累,我们往往不会太纯粹。诸如以上的名师能有很大的影响力,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潜心,专心。因为热爱,才会心无旁骛。因为情怀,才会如痴如醉。不困于名誉,不局于利益,才会有好的教育。李镇西校长丢掉了太多的饭局,只为了把时间放在钟爱的教育;肖培东王君老师敢于坦言教育教学中的“潜规则”,张丽钧校长经常用文字抨击不“良”的专家和不“正”的教育……他们敢于公开暴露自己曾经不堪的心理,他们敢于揭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我,他们用近乎苛刻的规则完善自己。用纯粹的心,做热爱的事,我想,这就是最幸福的存在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