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圣僧,懂时已人到中年
86版的《西游记》,大概是我最熟悉最爱看的电视剧了。小时候跟着小伙伴们看,现在带着女儿看,人到中年,仍然看得津津有味。虽然对每个人物每个情节都能倒背如流了,还是乐意在假期时看上一集半集的,此生大概是戒不掉这个习惯了。
记忆中的夏天,有着悠长的暑假,村里一群一群的小伙伴在老家的房前屋后打假仗、躲猫猫,翻墙上树,满村子撒野,一个个玩得满头大汗,晒得跟黑猴子一般。但是只要大山叔叔家的电视里响起西游记的片头曲,孩子们便奔走相告,乌央乌央地全都拥到他家的电视机房里,或坐或蹲,按高矮依次排列,立马变得鸦雀无声,眼睛全都死死地盯着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生怕错过一个画面。
电视里的孙猴子,多神气啊!他火眼金睛、七十二般变化,他大闹天宫、斩妖除魔,他腾云驾雾、三打白骨精......无论妖魔鬼怪多么厉害,悟空都能将他降服!真是太厉害了,大概没有小孩不喜欢孙悟空的吧,那就是我们心中无所不能的英雄啊!
小时候,最不喜欢的角色大概是唐僧。在小孩的眼中,唐僧多窝囊啊,什么本领都没有,一个妖怪都打不过,只知道念阿弥陀佛。最最生气的是,他动不动给孙悟空念紧箍咒,还分不清谁好谁坏,好几次都上了妖精的当,看得真是气人!也不太喜欢猪八戒和沙僧,这俩武功太低,在打妖怪的时候基本帮不上什么大忙。猪八戒还贪吃好色,沙和尚呢,只知道挑个担子干些粗活,经常三两下就被妖怪给抓了,也是看着急人,最后都要大英雄孙悟空来救。
年复一年,西游记播了一遍又一遍,我也慢慢长大。当我在此后的人生中,看尽世间百态,尝过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后,再看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电视剧,也别有一番滋味了。现在最崇拜和敬佩的,已经不再是神气能打的悟空,而是那个看起来文弱的凡人唐僧。现在的我已经能看见圣僧三藏心中那坚定的信念,懂得他毕生的坚守,也懂得了他的理想。这个男人肉眼凡胎,但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为了那个遥远的西方极乐世界,为了解救众生,在面临各种痛苦挫折和妖魔鬼怪时,不曾有半点的动摇和退缩,始终坚定地朝前走,他才是西游记当之无愧的主角啊!
如果把师徒四人看成一个团队或者一个公司,唐僧依然是出类拔萃的领导者。领导者可能不如悟空那般懂技术或者精通业务,也不如沙僧那般吃苦耐劳,但他心中有必胜的信念,他如整个团队的定海神针一般,坚定地带着大家往目标去努力,从不放弃。
我想,唐僧这样的人,也是幸福的。一辈子,为一个目标,做一件事,不问成败,一生不悔。
年少时,不懂唐僧,当我懂得时,已是人到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