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

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特区珠海的唏嘘岁月

2018-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峻誠

有一个城市,并没有绝对失败,如同东北一样陷入“塌陷”格局,但却与建立时的初心相去太远,这就是——

珠海。


当今的珠海以一流的人居环境著称,据安居客发布的2017年主要城市房价数据中,珠海均价为19531元/㎡,排名全国第11位。此外珠海还有格力、魅族等小有名气的企业,给人感觉是小而美的城市。在《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中,珠海与深圳分别被定义为珠三角西岸与东岸的副中心,也可以看出省域层面对珠海寄予厚望。

但珠海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18.6亿元,广东省排名第10名,人口仅163.4万,在人口过亿的广东省敬陪末座。经济与人口数据表明,珠海不仅难当珠三角西岸副中心之大任,并且城市实力大比分落后于深圳。

珠海,深圳,厦门三大特区历年GDP对比  单位:亿元

由表中可见,改革开放初期三市GDP相对较为接近,之后深圳便以异乎寻常的发展速度迅速甩开其他两市。但是直到1994年,珠海的GDP与厦门尚为接近,可在那之后便开始大幅落后,到目前已形成超过一倍的落差。

回顾历史发现,由于珠海特区成立后的三步“大棋”失误,导致后期的增长乏力。如果能够把握特区之势顺风顺水地迅猛发展,当今的珠海理应比现实情况“威水”的多。

第一步棋的失误在于实体产业未能充分发展。中学地理教科书里学到改革开放后珠三角的发展是靠以“三来一补”为代表的外资经济。但同期的珠海并没有采用这种发展方式,在80年代主政者为保护环境而设置招商门槛,导致大量三来一补类型的中小企业无法进入珠海,企业平均税负水平亦是珠三角最高,对创业经济产生挤出效应。

第二步棋的失误在于大基建好高骛远。在鄙视中小企业的同时珠海将发展重心放在大基建上,规划了规模空前的国际机场、大型港口等,但这些大型基建与珠海本身孱弱的产业与人口基础并不匹配,长期大面积空置。以珠海国际机场为例,2000年时起降架次1.7万次,不足设计水平的1/5,客运量58万人,不足设计客流量的1/24!

第三步棋的失误由第二步棋衍生而来,即政府债务问题。珠海国际机场是当时全国唯一纯地方政府投资的机场,投资额达60余亿元。为了筹措如此巨额资金,珠海地方政府选择廉价出让土地,靠卖地生财。但1992年国家实施地产调控导致大量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产生大量烂尾楼。居高不下的负债水平也令日后的珠海地方政府捉襟见肘,难以再现当年的发展魄力。“一着棋错,满盘皆输”,珠海三着棋错还能保持如今的发展水平真可以说既不幸又幸运了。

总而言之,珠海在过往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定位在高大上与屌丝之间徘徊而不得其所。特区建立初期的珠海发展定位高大上,直指旅游,高科技等现代产业。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代条件下,珠海并不具备发展高科技的产业基础与先发优势。若能先建立符合时代步伐的产业基础,在建立好产业协作配套的前提下,再去吸引高端资本前来投资,实现产业集群内部的优化升级不失为是一种更为可行的路径。

且为实现这一愿景,本不富裕的珠海市政府还豪掷巨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致陷入到更大的泥潭之中。除此之外,多次换帅,发展思路的屡次更迭更是使城市发展雪上加霜。最终导致“特区”牌变得黯淡,在其人气鼎盛之时没能把握好、聚拢好这难得的人气,想再度东山再起就难上加难了。

新世纪以来的珠海又欲汇入中国滨海城市主流发展路径之浩浩洪流,希冀以重化工的发展重新带领珠海重回风口浪尖。但很遗憾,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是重化工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倚靠国有资本引入和外商投资来启动。随着九十年代浦东开发为标志的长三角地区的崛起,珠海很遗憾的“过气”了,在资本的视野中越发暗淡。而且这种以大型投资启动发展的思路仍是置民间资本于不顾,特区的最后一点点号召力也没能拿来凝结人气,特区这块牌子算是化为历史云烟了。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017年上半年,珠海共发放各类创业补贴突破一千万元,全市每千人商事主体数量突破153户,成为全国创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不知曾经打烂的这手好牌是否能重新焕发生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