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想证明自己的好家教,结果……

2019-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雪珊呀

昨天跟朋友在一个甜品店约下午茶,我们都带着宝宝,她的孩子悦悦刚两岁,我的小宝石兰5个月。

这个朋友以前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以淡定著称的,身边的人都特别佩服她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笃定,可是这一次,却有点颠覆我以前的认知。

悦悦一看见石兰,就跳过来摸她的脸、捏她的手,全然屏蔽掉她妈妈说的:“悦悦你还记得这位阿姨吗?快叫阿姨好”。其实我觉得这也没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典型的兴趣导向,一言一行都是出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至于礼貌,并没有必要刻意重视。

不过,朋友显然不是这样想的,又对悦悦说了几次叫阿姨之类 的,同时也对我解释:“平时一直在引导她见到人先打招呼、问好,今天不知道为啥这样。”

我们坐下来,点了几样甜品,一边等一边聊。悦悦似乎有点坐不住,一会儿把我们的水杯从桌子这边移去那边,一会儿独自跑到别的桌位去翻菜单。

我发现朋友一直很紧张。每次悦悦刚刚要表现出一点点不太乖的端倪,她就马上制止,尽管语气温婉,可是每句话中透露出来的“应该、不应该”还是显而易见。

越是这样,悦悦越是表现“不好”。

后来我跟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像以前那么淡定了?

她说:孩子的问题不能小视啊,如果不防微杜渐,以后成了熊孩子别人来收拾,那怎么办?

她这种观点可能也代表了很多家长的想法,不过,孩子变成熊孩子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如果父母本身三观正、行事光明磊落,孩子在那样的家庭里长大,至少做到独善其身是没问题的。

我也很相信我朋友就是属于上面这类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是对自己的孩子,却不够“宽”,也不敢“宽”。

为什么?

说到底,是我们的表演欲在作祟!

大部分时候,其实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还是有把握的,之所以急于制止、急于纠正,说到底是太想证明自己是有原则的父母,证明自己的孩子平日里都有很好的教养的。

结果呢,往往事与愿违。家长抱着这样的心态,孩子反而还不如平时乖,问题一个接一个,让家长很受伤也很头疼。

跳出表演场景吧,放松心态,忘掉观众,按照本来的节奏引导孩子就好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