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自己

2022-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呆呆的树洞

只要做到了不贪图他人的钱财,不念想他人的帮助。对于这个不贪图就是不希望,没有渴望的意图,这个念想很重要。当依靠成了习惯,就会不有自主的把渴望变成一种索求,把这种索取变成理所当然的得到,一旦对方没有给与,就会用道德来绑架他人。

不帮忙搬行李就是不绅士,不是男人之类的。凭什么不相识的人要帮你搬搬抬抬的。

亲戚朋友有钱,有钱不帮忙就说没有情谊,甚至不是任丘,其实他们都不欠我们的,不少我们的,凭什么一定要给你。他的钱喜欢怎么花是他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既然钱财这方面都可以做到了,那么在才能这个领域也一样的心态。自己的能力达不到自己的期许,有失落,会责怪,甚至会拿别人的失败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其实很幼稚的行为。

当放下执着,对待写作就宽容了。写作不应该给我个人寄于厚望的产生的压力:成为可以生存的利器,代替工作带来的生活便利。其实这都是执着了,何必非要让书写成为一种工作呢?是一种逃离吧,那么也是从现在的工作逃离到书写而已,本质没有发生变化。

如果只是把书写看成一种乐趣,现在的工作是一种生存的供养,本质就不同了。或许会想,人会随着年龄,工作能力会下降,那什么生活,生活的质量就会变化,回到童年时期的困境。其实都是多虑了。

书写依旧可以成为提供精神养分的存在,如果可以成为多数人的精神养分,是我庆幸,假如不能,又有什么所谓,给了自己的提供,就像工作得来的收入,没能给家人很好的生活水准,起码养活自己,这就是价值所在,骄傲所在。

想想,人生自由时间真的很少,18岁前忙着长大,18岁后忙着强大大,30岁才可是懂得开始寻找人生意义,开始偶尔享受短暂自由的时光,经历了对死亡恐惧。

现在的自己才真正感受到呼吸也可以自由,生活所需的物质其实很少就可以满足,那么高大上的物质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精神上的供养,才开始慢慢的整理,走过的路,看过的书,经历的人,给予我的都是养分,那些失落的,悲伤的,遗憾的,惭愧的;意气风发的,骄傲的等等的时刻都是我自己.

对自己的自责,对他人的羡慕,不屑,不认同,甚至鄙视,这些情绪都是自己的一个想法,仅仅一个想法;脑海的一个声音,这个对比的声音,一个和期许有距离的声音,当这个对比对象“他人”不存在,那么这个声音就只是一个声音,路过的,只是一个念头,一个沙尘,万物其中一颗沙尘,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水滴。

一切和人有关的人都是烦恼参数源头,把它剔除,就没有对比,脑海的声音就会减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