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城听雨散文

闲情逸致(一)

2019-08-23  本文已影响51人  眠霜雪

今天坐着回想往事。想起来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同学,那个同学有一个爱好,收集,具体收集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反正是些小东西,收集来之后,摆在课桌或者窗台上,没事的时候自己拿出来把玩一下。有一次,上化学课,他忍不住手痒,拿了一个小东西在那里玩,然后就被化学老师抓到了。化学老师自己把玩了一下,然后在讲台上,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知道这叫什么吗?告诉你们,这叫玩物丧志。”我们当时都一脸戏谑的看着那个同学。当时他满脸通红,趴在桌上泫然欲泣。

但其实抛却上课贪玩这件事,本身这个同学有自己的爱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谁没点爱好呢?所以现如今想起来,当时他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把玩,真的是一件幸福且充满乐趣的事情。

于是,我来盘点一下我这三十年的爱好……

第一,毋庸置疑,读书。

培根不是有一篇名传千古文章,叫论读书吗?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就是说读书有多好。到底有多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丰富见闻。所以说,读书很重要。有多重要?跟朋友吹牛逼的时候就知道有多重要了……

我从啥时候开始读书的?大约是从学前班开始的。当然,我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所以学会拼音以后,我才开始读书。那时候读的书,都是带拼音的儿童读物。慢慢也就认识了不少字。后来,慢慢喜欢上了读书的感觉,开始挑战高年级的语文课外书。我姐比我大五岁,她的课外书基本上都在我手里。天天抱着她的课外书,趴在被窝里面看,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她怎么读。那时候我才一年级。

二年级的时候,在家里翻箱倒柜,翻出来我爸的书。我爸是果园技术员,很多书都是关于果园栽培技术的。这个根本不敢兴趣。但是在他的书箱里面,我翻出来一本没有封面,破烂的书。翻了几下,认出来是本小说,但是都是古文写的。没关系,自己慢慢看吧。于是捧在手里,艰难的读起来。那时候根本看不懂,通篇都是孔明曰,刘备曰。没错,翻出来的正是《三国演义》。在那个时候那个年纪,哪儿知道还有个字,跟日长的那么像,只是觉得这本书印刷的有问题,那个日字,怎么印刷的那么胖。所以,就读呗,孔明日,刘备日。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名字后面都跟个日,但是大体也知道那是说的意思,因为日后面跟的就是说的话。这些都无伤大雅,情节还是能读懂的。不懂就再读一遍。那半本三国,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好不容易读懂了情节,总会为书里描写的内容击节拍案,写的太好了。尤其看到诸葛亮七擒孟获,火烧三千藤甲军,真的当时都看哭了。

又长了一岁,三年级了。呵呵,我感觉我爸的书箱是个宝库,没事我就翻。终于又翻出来一本书。这本书也是没有封面,没有结尾。但是这本书是武侠,哇,写的那叫一个精彩。任何一个小男孩,心中都有一个大侠梦。这话是真的。看的我热血沸腾,心动神驰。那本书,男主角叫夏江,至今就记得里面有个武器,叫做龙虎风云拐。等我长大后,我百度了一下,这本书是陈青云的《女血神》。那是生平看的第一本武侠。

后来去我叔叔家玩耍,从我叔叔那弄到了一本有封面的武侠小说,叫做《蓝衫艳福侠》,读起来也津津有味。后来又在我叔叔那找到一本《萧十一郎》,看的也是很精彩。从那时候才知道古龙的名字。四年级的时候,同学从家里带来《笑傲江湖》,以及古龙的《孤星传》。于是,对武侠小说沉迷日深。

初一,读了《倚天屠龙记》。等到了初中,我住校,每周回家一次。那个时候,每周都会剩下5块钱生活费,到书摊上买一本盗版的武侠小说,有的时候是金庸的,有的时候是古龙的,或者是其他的。整个初中,基本上把金庸古龙的小说都看了一遍,其他的也多有涉猎。

而等到了高中,基本上以黄易的书为主,《大唐双龙传》看的是走火入魔。那是那时候网络小说开始兴起,于是又一头扎进了网络小说的大坑里,至今不可自拔。

除了武侠小说网络小说之外,在初高中时代,应该是我读书最丰富的时期,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括历史等,无所不读。其中有借来的《十万个为什么》,有书店买来的未解之谜,还有打折买到的《全球通史》。至于中国历代的典籍,更是数不胜数,《黄帝内经》《山海经》《唐诗宋词赏析》《文心雕龙》《史记》《资治通鉴》《二十五史》《古文观止》等等,其他的四书五经,三言二拍等各种读物,基本上都读过。

初中时代,世界名著也是我读书的终要组成部分。《了不起的盖茨比》《鲁滨逊漂流记》《呼啸山庄》《基督山伯爵》《老人与海》《羊脂球》等等。基本上我见过的名著,都会读一遍,好不好看再说。

在读过的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应属韩寒的《三重门》。韩寒是我们那个年代,绝对绕不过去的一个标杆式的人物。不管他说的话写的书做的事取得的成就,都是我们的争相讨论的话题,他是我们的绝对偶像,在他之后,才谈得上郭敬明,或者其他的新生代作家。韩寒那时候写的《三重门》,里面的遣词造句,嬉笑怒骂,对我当时的写作灵感,文风等各方面,产生了质的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