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哈里视窗

2020-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Tison_Cheng

读《别独自用餐》-3

在书本上的P149,讲到调整自己的“乔哈里窗”。

那么何为“乔哈里窗”呢?本书没有讲,但从应用角度来讲,非常有必要弄清楚它。

美国心理学家JoeLufthe和HarryIngam(1969)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对人际沟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自己知道——自己不知”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这两个维度,将人际沟通划分为四个区:开放区、盲目区、隐藏区和未知区,这个理论称为“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如下图所示:

Johari Window

那么,书上讲的调整自己的Johari Window,宗旨是不论跟谁聊天,都要展现真实的自我,但得是通过让对方最舒服的语气或者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目的是让对方的窗户也向你打开。

有以下几个要点:

001 每个人的窗口大小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愿意公开的区域和开放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002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说话方式,或者说独特的频道。

003 调整自己的行为,与谈话对象保持一致,比如语速、声音大小、肢体语言等,频道相同,沟通就顺畅;

004 不要虚伪的迎合对方,要真诚;

005 当然,还有本书上没有讲到的,就是每个人所知晓的信息和背景是不一样的,当沟通“盲目区”、“隐藏区”的信息时,显然,更应该注意不能仅仅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自己的认知范围来。

以上是理论的说教。

其实,如果再花多点时间,写一些亲身的体会或举一些例子就更好。

放到视频拆书环节吧。

还看到一段值得记忆和践行的要点,一起写下来吧:

001 发自内心地对他人感兴趣

002 成为优秀的倾听者,鼓励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003 微笑

004 谈论对方的兴趣

005 发自肺腑的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