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品牌(1)——《伏牛传》
“无论未来如何,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体验过程而非结果,生活着而不是生存着。纵使将来去扫大街,若能获得心安,也自认是人生大温拿。”
伏牛堂创始人也是本书《伏牛传》的作者张天一如此写到,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可能是从小到大教育的原因,自己似乎只是在机械地读书,循规蹈矩,参加高考,上大学,希望毕业之后能找个好工作,很少去想过自己喜欢热爱什么,想要从事什么样地工作。
我得想想。
我陷入自我传播中,主客我针对这个迟到地问题反复争论。
家乡情怀?湖湘文化?家乡美食?传承和现代化?文化娱乐?Happy and Healthy?大文娱?品牌传播?……
这些都是我心中出现的我所感兴趣的东西的关键词和标签,我来自湖南常德,是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我热爱湖湘文化并为此自豪。
而湖南的饮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菜,常德米粉,桃花源擂茶,常德酱板鸭,湘西腊货,益阳蒿子粑粑,桃花源茶叶蛋,湘西北雪花丸,常德钵子菜,木子霉豆腐,北提麻辣肉,炸辣椒,牯牛山姜花儿,芙蓉华肉,井盐酸菜,新化薯粉……都是潇湘大地上反复历史浇灌的花朵,这些在我乃至每一位湖湘子弟心中都是人间美味。
但当我走出湖南,来到全国各地时,却发现很少见湖湘餐饮的踪影。
为什么呢?
有人说每个地区的有自己饮食习惯和文化,不尽相同,所以很少湖湘餐饮的影子。但是就像网上一个段子说的那样:“本以为去了外地上大学,会尝尽当地美食,结果每天还是吃兰州拉面,黄焖鸡和沙县小吃。”确实,这些有着巨大地域代表性的食物店开到了全国各地,被全国人民品尝和喜欢。
回到湖湘餐饮,以常德米粉为例。
湖南常德米粉,是在清朝雍正年间,相当一部分回族人因为战争缘故,从万里之外的新疆来到江南小城常德定居。当喜食面食又善于烹饪牛羊肉的回族人来到了素有江南粮仓的鱼米之乡,便发生了一连串奇妙的爆炸式化学反应:彼时的回民发现常德盛产大米,就用烹制牛肉面的手法来制作由大米制成的米粉。弹滑润韧的江南米粉遇上香醇软烂的西北牛肉,这一千古绝配便形成了千古一绝的常德米粉。
在常德的大街小巷都充满了这样的米粉店:十几张桌椅,五六个小炖锅,锅中汤水翻滚,牛肉飘香。煮粉的水、牛肉汤头始终保持着小小的沸腾,香料多层次的味道、牛油的醇味、汤头的鲜美、辣椒的香味、牛肉的肉味,俱在慢火熬制中盘旋蒸腾,纠缠不休。若有客人进店,一碗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米粉在滚水中沸腾一二,浇上汤头、牛肉油码,撇上几撮香葱,滴上数滴香油,舀上几勺盐菜,红、白、绿三色交融,实在是一大享受
更重要的是,常德米粉的准备工作主要在前期,牛肉、牛骨汤需要提前约十小时熬制好。而等到真正操作的时候,从煮粉到出餐,全部过程不超过30秒。长时间的熬制,复杂的配料,是中餐的灵魂与哲学,但极快的出餐速度,又使得这种食物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标准化操作的可能性
如果说黄焖鸡,兰州拉面是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有人能够把山东煎饼果子,西安肉夹馍经营成中国的汉堡和热狗,那么常德米粉成为中国的意大利面,也可以展望。
美味、可标准化、用北方人喜爱的方法烹制南方人喜爱的米粉……几乎具备一切可传播因素的常德米粉却偏安一隅,成为湘西北人民每日必食。
仿佛看到了同样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桃花源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复怡然自乐。
本应该被广泛知晓的常德米粉,外人却对此知之甚少,更多人对于米粉的认知还是桂林米粉、云南米线。
面对现实,经过我的读书行走和思考,以目前的认知,我认为湖湘餐饮没有走得更远更广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缺少品牌传播。
就常德米粉而言,缺少如全聚德烤鸭、狗不理包子、蔡林记热干面这样的知名品牌,虽然大街小巷充满了米粉店,但更多的是夫妻店,小店营生,自给自足,但求温饱,没有品牌意识,没有想过通过品牌传播去提高收入,更无论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现代化了。
2.缺少组织化。
组织化本来是用来解释工业革命诞生的原因的理论,说的是:
组织化的人口,是工业化的财富,等于是为工业革命训练了一只产业大军,别看他们的工厂很初级,产品很粗糙,但是重要的是,组织化本身完成了,一旦突破了资金技术和市场的瓶颈,瞬间就会整合成一个庞大的机器,运转非常流畅。
过去四十年,我们中国人是眼睁睁看着这个过程完成的。
而非组织化的人口就截然相反,因为他们是一个个分散的原子,处在自给自足的生态里,根本没法投入分工协作,在工业化时代,这样的人口反而会成为负担。
就比如印度,泱泱大国,人口不亚于中国,而且也有很多优秀的工程师,但是,全国90%的人,都没有加入现代分工体系。换句话说,这些人口资源是沉睡的,还没有被工业化唤醒。
我觉得组织化的理论同样适用于“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现代化”问题的讨论中,同样的道理,面对这个问题时,如果组织化没有完成,大街小巷的粉店就是一个个分散的原子,处在自给自足的生态里,没法投入分工协作,无法联合起来去实现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现代化的目标,而组织化完成的人口,一旦突破了资金技术和市场的瓶颈,瞬间就会整合成一个庞大的机器,运转非常流畅,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包括更大的经济价值以及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价值。
而这样的组织化不是餐饮协会能够完成的,必须是一家企业,一个品牌,用一个聚众的价值观和愿景去聚集大家力量来完成。就像贵阳的丝恋丝娃娃,长沙的文和友臭豆腐等这些企业品牌取得的成功。
就米粉这一个细分品类中能够通过品牌凝聚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若是放眼整个湖湘餐饮,将更多的品类通过品牌凝聚整合起来,那将是如燎原之势,不可收拾,就像南京的南京大排档、杭州的新白鹿、西安的长安大排档等这些企业品牌取得的成功。或许这也正是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现代化之道。
湖湘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现代化,也是我想要去做的。
而这一切都与品牌有关,所以对于品牌学习于我而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