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哲学

西方的哲学 || 新柏拉图主义的开创者~普罗提诺(三十一)

2023-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哥阿民
米开朗基罗之创世纪(拍自梵蒂冈西斯廷2019)

普罗提诺是谁?他究竟做了些什么?基督教圣人圣 - 奥古斯丁曾这样点评他说:普罗提诺是“柏拉图再世”。而罗素在他写的《西方哲学史》中则称他为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中的最后一人。

普罗提诺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开创者,也有说这个人是他的老师阿摩尼阿斯·萨卡斯,但他的老师远没有他有名气,因为普罗提诺做了最显著的工作,他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基督教神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等思想熔为一炉,为奥古斯丁的神学铺平了道路。

普罗提诺不是基督徒,但很多教士却认为他是,因为他的理论太像基督教神学理论,事实上基督教理论的基础就是来源自普罗提诺的思想。于是有人说,就算他不是基督徒,假如晚生几年,他一定会是基督徒。基督教理论中著名的三位一体就是普罗提诺提出来的。

普罗提诺(公元294--270年)出生于罗马治下的埃及,他所处的时代,是罗马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时代,一直到他死后,才有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两位皇帝将秩序稳定下来。青年时期的普罗提诺在亚历山大港求学,并一直居住到39岁。他的老师是柏拉图学派成员安莫尼乌斯·萨卡斯。此后他曾参加罗马皇帝对波斯人的战争,他想借此机会研究一下东方的宗教。但不久军队哗变,皇帝被杀,他的军队生涯就此结束,从此定居罗马。

可以说在49岁前普罗提诺没有写过什么,但在此之后他写下了大量的文字。他的学生蒲尔斐利编篆了他所有的文字,将他的文字编著成54篇6卷的《九章集》,并附有普罗提诺传记。蒲尔菲利比他的老师更醉心于毕达哥拉斯主义,他也不是基督徒,他还写过一部反对基督教的书籍《反对基督徒》,但他的文字使新柏拉图学派变得更加超自然主义,他的活动使得新柏拉图学派在罗马帝国得以扎根,也因此使他也成为新柏拉图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在人类社会的很多时代里,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不幸是会随时降临的,而幸福却十分渺茫,而要获得幸福,也许只有依靠远离感官印象的思考或信仰。普罗提诺的一生恰逢不幸的时代,这使得他钦佩柏拉图,他笔下的柏拉图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智者,其笔下的理念世界深深的影响了他。普罗提诺认为柏拉图的这个理念世界就是善,是太一,这太一有时候被称为神,是的,普罗提诺是相信有神的,但这不是基督徒的神。

普罗提诺是这样解释太一的,他说:“它既不存在于任何地方,而任何地方又都有它的存在”。它虽然是‘’善‘’,却先于‘’善‘’。它像是‘’心灵‘’,又像是’精神‘’,它还是‘’理性‘’。总之就是难理解。普罗提诺说:它是一个并不具有各个部分的‘’有‘’也可以认识其自身;在这种情形下见者与被见者都是同一样东西。它超越了一切,是绝对的完美,它有着心智,也有着灵魂,灵魂的一部分去追逐心智,另一部分融入在物质与躯体中。普罗提诺的太一并不是‘’一‘’,而是‘’空‘’,犹如老子的‘’道‘’,万物皆由它而生;一切从无中来,由‘’零‘’而生。

普罗提诺说:“那些被神明所充满,所鼓励的人们至少具有着一种知识,即他们身中有着某些更伟大的东西,虽说他们并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什么”;普罗提诺对这种‘’东西‘’描述说:“是它创造了’有’以及属于’有’的其他一切:但我们也知道还有另外的东西,知道它完全不属于’有’,而是一种比我们所知道的有关’有’的一切要更加高贵得多的一种原则;要更加完美得多;它超乎于理智,心灵和感情之上;是它赋予了这些力量的,但绝不可把它和这些力量混为一谈‘’。

其时这种东西就是神明,普罗提诺说:“在与神明相接触的那一瞬间,是没有任何力量来做任何肯定的;那时候没有功夫这样做;根据所见来进行推理,乃是以后的事。我们只知道当’灵魂‘突然之间被照亮了的时候,我们便有了这种所见。这种光亮是从至高无上者那里来的,这钟光亮就是至高无上者,当他像另一个神那样受到某一个人的呼吸而带着光亮来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相信他在面前;光亮就是他来临的证据。这样,没有被照亮的灵魂就始终没有那种所见;但是一旦被照亮之后,灵魂就具有了它所追求的东西。而这就是摆在灵魂之前的真正的目的:把握住光明,以至高无上者来窥见至高无上者,窥见那个其自身同时也就是获得这种所见的方法的至高无上者;因为照亮灵魂的正是所要窥见的,正犹如唯有凭借着太阳的光明我们才能看到太阳一样。然而这要怎样成就呢?要摒弃万事万物。”

普罗提诺不是基督徒,但读以上文字太像基督徒的传道,事实上基督教理论正是深受他的影响,他曾不止一次的感受到“天人感通”他说:“这曾发生过许多次:摆脱了自己的身体而升入于自我之中;这时其他一切都成了身外之物而只潜心于自我;于是我便窥见了一种神奇的美;这时我便愈加确定与最崇高的境界合为一体;体现最崇高的生命,与神明合而为一;一旦达到了那种活动之后,我便安心于其中;理智之中凡是小于至高无上者的,无论什么我都凌越于其上:然而随后出现了由理智活动下降到推理的时刻,经过了这一番在神明中遨游之后,我就问我自己,我此刻的下降是怎么回事,灵魂是进入我的身体之中的......”

斯多葛派把自然看作是神,而在这里普罗提诺却把自然看作为最低级的领域,是当灵魂向上仰望无以言语的太一时从里面逸出来的某种东西。

普罗提诺的哲学,有着神秘主义的色彩,他就像一位优秀的宗教老师,讲述着宇宙的生成与灵魂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天体并非神明,而是与神明相识的某种生物的身体,但要无比的优越于人类。任何物质都是由灵魂所创造,它们没有独立的实在性,每个灵魂都有其自己的时刻,或是离开,或是进入某种适合自己的肉体,这一切都是非理性的,而是某种与性欲颇为类似的东西。当灵魂离开身体之后,如其灵魂有罪的话,便必须进入到另一个身体里去,因为正义要求它必须受到惩罚。(九章第三卷,第二篇,第十三章)

既然人死就是灵魂离开驱体,灵魂是否带着躯体的记忆?普罗提诺认为,记忆只是关系到我们在时间中的生命,但我们最美好最真实的生命却是在永恒之中。但它的记忆将越来越少,所有的一切都将逐渐遗忘,最后对于这个世界,我将一无所知。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身体的一种形式。斯多葛派认为,灵魂是物质的。普罗提诺则认为,灵魂是从高高在上的理智世界,进入到人的身体里。灵魂按照它的理智原则,来窥视模型而整理出秩序。

但灵魂按照它愿望所创造的,会有着不幸的结果:灵魂就像两束光,一束在纯粹的本质世界中,它不曾与生活在同一世界之中其它灵魂分离开,而另一束则与某一身体结合在一起,它就有了要管理较自己为低的事情物的任务,灵魂从此被束缚于身体之中。“身体蒙蔽了真理,但在‘那里’,一切都是明白的而又有着分别着的。”

普罗提诺认为,宇宙是一个有组织有作用是无所不包而又复杂的具有着莫测智慧的生命体。但从另一方面看它又只是一种影像,它只是一个摹本而不是原本,这并不是有意的谋划,而是理智有着双重的行为;一重在自身,一重向外扩展。

普罗提诺对于某种抽象的美,有着异乎寻常的鲜明的感受,用他的话来说:“至高无上者在其进程中是绝不能乘任何没有灵魂的车而前进的,甚至也绝不能直接乘灵魂的车而前进,它是以某种不可名状的美为其先导的.....。”并说,“真实性对于这些神明们即使母亲又是保姆,即是生存又是抚养......他们本身就在一切之中;因为一切都是透明的,没有什么是黑暗的没有什么是能阻挡的......他们每一个的自身之中都包含着一切,一切是一切而每一个又是一切,这种光荣是无限的;微小的也是伟大的......”

普罗提诺哲学的本质就是鼓励人去观看内心,而不是观看外界。当我们观看内心时,我们便可以感受到神明,它对人们的想象是具有着无比的吸引力;它使人对天体自然而然引起了激情,读着普罗提诺的文字犹如聆听来自天堂的声音,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但丁神曲中的诗篇:

在我们精妙的幻想里传来了

那首宁静的纯净悠扬的歌声

永远在绿玉的宝座之前歌唱吧

向着那坐在宝座之上的人而歌唱。

普罗提诺的哲学对于希腊人而言是个终结,对于基督的世界则是一个开端。在此之后一千多年的古代世界,在被绝望和无奈所折磨的人之中,普罗提诺的学说是另人鼓舞的,是可以接受的,他使得人类在物理世界之中从此不再那么孤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