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学历史

伴你学历史56——暗藏杀机的《四库全书》

2024-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穿裤子的草鞋
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文津阁《四库全书》 现存国家图书馆

      《四库全书》是我国清朝乾隆时由政府组织编修的一部规模宏大的丛书,它共收录清乾隆以前历代重要典籍3416种,共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凡7.7亿字,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这部四千多名文人学者参与,历时二十年才完成的浩大文化工程,成就了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历史文献,被誉为“ 我国图书之最”,对于保存古代历史文化典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乾隆纂修 《四库全书》的本意,原欲媲美并超越宋代所修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以及明代编纂的 《永乐大典》等,以博稽古右文之美称;同时又有寓禁于征的意思,想借征书来消灭明末清初记载反清思想的各种著作。数目惊人的书籍在这场文化工程中遭到了焚 毁、删削、篡改、错讹的厄运,为达到彻底销毁禁书之目的,还制造了大量的文字狱。

      在编书的一开始,乾隆皇帝就提出编修《全书》的指导思想:对古籍该“毁弃”的毁弃,该“删改”的删改,凡“有诋毁本朝之语,正应乘此机会查办一番,尽行销毁,以杜绝、遏止邪言,正人心而厚风俗”。《四库全书》编修中明令禁焚的书籍就有三千多种,几乎与全文收录的总数相当,这还不算因当时明令上缴违禁书籍在民间造成的恐怖氛围,百姓偷偷焚毁的书籍,合计起来被毁掉的书籍恐怕不下万部。相较于焚毁而言篡改对文化的影响更是愚化的需要,原著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鲁迅先生曾说过:“清人篡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病后杂谈之余》)。乾隆五十年,改《明末纪事本末》中“吴三桂击走李自成”为“清军击走李自成”。 不但与清代统治者利益密切相关的明人作品遭到大力剿灭,而且殃及两宋。 如岳飞的《满江红》名 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被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因为“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

        在乾隆帝亲自督催课责下,各省督抚闻风而动,大批古今群书汇集京城。伴随着搜求、整理遗籍,查办禁书、严惩“笔墨妄议者”的文字狱拉开了帷幕。60余年的乾隆朝发生了142起文字狱,编纂《四库全书》期间就占五成。据《清代文字狱档》载:从乾隆四十二年至四十七年,短短六年间,竟发生了49起文字狱。乾隆惯于“软硬两手”抓思想文化专制,编纂《四库全书》是“软”的一手,起正面诱导作用,藉此蒙蔽天下人的视线;罗织文字狱,动辄让读书人人头搬家,则是“硬”的一手。 “软”的一手正是为“硬”的一手收证据、作准备、找借口。 “两手”可谓相辅相成、珠联璧合。所以借著名清史学家王锺翰所说:“《四库全书》的编纂和禁毁,都是严格按照清朝最高统治者乾隆的意旨进行的,既不是自由的学术活动,也不是文化历史长河自然演进的结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