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读书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成功的暗线

2018-12-09  本文已影响96人  沐南秋

如果投资界有神话的话,我们想到的第一个人很可能是巴菲特。而作为巴菲特最重要的合伙人的查理•芒格,因为其极度低调——甚至可以说是刻意躲避曝光——的行为处事,却为很少人所知。

而实际的情况是,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个多元投资公司的内部,芒格所起的作用并不弱于巴菲特。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细节,巴菲特第一次遇到芒格,是在他们共同的朋友尼尔•戴维斯的聚会上。戴维斯促成这个聚会其实是有一点看热闹的心态,因为在交往中,巴菲特总是掌控对话的一方,从没有谁能把这个角色抢走,而在巴菲特遇到芒格的那天晚上,戴维斯吃惊地发现,巴菲特把话语权让给了芒格。

通常,研究一个成功人物的成功之路,我们都会观察他生命中的那些重大机遇,在芒格来说,比如他就读于哪所大学,辍学参军的经验,创建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创建自己的投资公司,获得第一桶金,当然,非常重要的,何时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合伙人巴菲特……

这些重要的人生节点总结起来,就是芒格的个人年谱,然而在《异类》中,格拉德威尔告诉我们,除了机遇外,文化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机遇是一个人成功的明线,那么,文化就是一个人成功的暗线。

在芒格的生命中,我们能看到的暗线至少有这两条。

芒格与巴菲特

1 嗜书如命

在查理的朋友圈中,如果你玩猜谜游戏,谜面是“查理•芒格的双手”,多数人给出的第一个谜底都是“书籍”。

无论在什么地方,芒格的双手总是捧着一本打开的书,很可能会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传记,或者最新的遗传学著作。

芒格的这个习惯是如何养成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穷查理宝典》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文化是如何传承下去的。在家里时,芒格通常的姿态是坐在书桌旁,无论旁边的八个小孩子多么吵闹,也能完全沉醉于一本书中。

芒格给孩子的圣诞礼物,通常都是几本书,而这些礼物往往在第二天的下午就被如饥似渴地阅读完。

一次,芒格的子女巴里(请原谅我分不清是儿子还是女儿)读到一本有趣的书《父亲的密信》,TA觉得书中的父亲与自己的父亲很像,于是便把看过的书寄给了父亲。几天之后,巴里收到了一个快递,打开发现是一本全新的《父亲的密信》。巴里大惑不解,是父亲拒绝了这本书吗?

后来,TA发现,原来芒格只是告诉秘书,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寄上一本。

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到底有什么作用,这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基本每个获得长久成功的人都会强调读书的重要性,然而也有很多读书万卷的人漠然无名。

拿最近爆火的李诞来说,从《今晚80后脱口秀》中的一个小龙套走到现在,我其实很奇怪为什么取得如此成就的是他,而不是王建国,不是赖宝,不是池子。后来发现,原来李诞是个学生时代就嗜书如命的人,也就明白了一些了。

对此,芒格是这样说的:“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指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2 两千年的传承

芒格最喜欢的古人有两个,富兰克林和西塞罗。

富兰克林大家应该很熟悉,就是在我们小学课本里放风筝触电的人。实际上,除了发明家这一重要份外,富兰克林在出版、印刷、写作、外交、慈善、公共服务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的《穷理查年鉴》《富兰克林自传》直到今天也依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而且,他是唯一一个同时参与制定三份为美国奠定基础的重要文件的人,这三份文件分别为:《独立宣言》、《巴黎和约》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西塞罗则是更久远的人物,他活跃的时期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后期。凯撒被刺杀后,西塞罗成为与安东尼同等地位的政治家,后来死于安东尼的刺杀。

西塞罗与富兰克林有一些显著的共同点,他们都博才多学,保持着终身学习的习惯,他们正直善良,在奋斗于事业的同时非常注重自身修养。

对于终身学习,西塞罗在他的著作《论老年》中有一段精彩的总结:“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的生活。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从青年时代就努力于提升他自己,而且将会在晚年收获它们产生的最幸福的果实。”

那么,命运是如何把这两个伟大人物其妙地带进芒格的生命中的呢?

174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还尚未成名,他是费城一个从事印刷业的默默无名的商人。出于和商业无关的爱好,他当年出版了一本书,书中包括了西塞罗《论老年》的译文,这是美国第一次有人将其从拉丁文翻译成英文。

西塞罗在大约60岁的时候写下了这部歌颂老年的作品。

2006年,芒格的朋友安格斯•麦克拜恩夫妇送给他一本富兰克林1744年译文的重印版,书名叫《西塞罗论美好人生》。

3

读书,善良,终身学习,这些在我们看来虚而有虚的东西在查理•芒格的成功之路上到底起了什么作用,这很难说清楚。

不过,可以知道的是,在芒格、西塞罗和富兰克林的价值观中,善良比成功更加重要。

正如《穷查理宝典》这本书的编者在鸣谢中对于芒格的定位,不是奇迹般的成功人士,不是伟大的投资者,而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好人”。

这其实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谋而合。

在这本书中文版的序言中,芒格来自中国的合伙人李录说,与芒格交往的这些年,“我常常会忘记他是一个美国人,他更加接近于我理解的中国传统士大夫。”

在儒家专著《大学》中,对于这种士大夫文化有着最精准的概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最关键的是其中的顺序,修养身心在先,治国平天下在后,而现代人往往只记得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忘记了前面更重要的修养。

在查理•芒格身上,恰好可以找回这些我们缺失的东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