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真君子”?
2020-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杨金社
做君子的标准看似很高,其实很简单,不信你看下文。
《大学》第十一章:释“治国平天下”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喜欢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欢的,这都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难一定会降临。因此,作为君子,一定要在道德上遵从正确的道理,通过忠实守信才能坚守它,骄恣放纵就会失去它。
这就是古人认为的什么是君子,或者说是做一个君子的标准和要求。
君子的价值观要与普罗大众的价值观相一直,不能成为“另类”。可是,现在的网络上,一些自认为是君子的人,自认为是尊重中国传统的人,处处要表现为与众不同,还美名其曰是具有“个性”。
看来,这种追求与儒家的思想根本格格不入,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在看中国晚清名臣曾国潘对君子的标准和要求是什么。
曾国潘在写给他儿子的家书中,对君子的认识更为简单,他说,勤俭自立持家,习劳习苦,可处于安乐中、可处于节约中,这就是君子。
这种认识和道理极为普通,普通到每一个普通人貌似都能做到,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是要坚持,要坚守,要一贯如此,不论是在别人面前,还是一个人独处时,都要坚持,最后才能形成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遵守,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