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长励志想法

谈一谈我理想中的教育

2019-08-04  本文已影响2人  醒爷说

思考感悟 | 2019年8月4日

共计1102字 | 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很早之前看过笔记侠上的一篇文章——《梁宁最新演讲:人生的3个底层能力》,里面谈到影响人生的3个关键能力:判断能力、增长能力和关系能力。

其中我比较想谈的是判断能力和增长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选择组成的,大到买房,求学,择业,择偶,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

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却屡屡受挫,不同结果差别的背后,除了运气成分,更大的影响因素是判断能力在每一个选择面前造成的巨大鸿沟,而这又跟自我进化紧密相关。

然而,判断能力和增长能力,都不来自学校和课本,或者说不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核心。学校只教会知识和统一思想,而没有教会孩子如何独立思考,如何面临选择,如何自我进化。下面是一些对应试教育的思考:

01 信息知识其实不那么重要

从小到大,应试教育的核心就是记住更多的知识,你能记住更多的“知识”就能得高分,逼迫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死记硬背,回想起来意义不大。

特别是“文科类“,本来应该强调思辨的分析和讨论,如果都用来死记硬背答案,不仅收效甚微,还容易变成没有思考力的“机器”。

这一点越往后体会越深,在海量的信息里,相比记住信息,学会利用现有资源快速定位要用的信息,能够搜索到要用的信息就够了。

阅读和学习的意义在于拓宽视野,遇到一个问题时,能够不受局限,联想到帮助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知识点和信息来源,能够跨学科、多视角、符合实际的分析问题。

02 选择题不是好的筛选标准

初高中时经常会碰到自己无法理解答案的选择题,例如问”XXX体现了作者的什么中心思想?”本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答案,但出题者给出的答案却是粗暴直接的,没按这个选就不得分,逼迫学生选择一个不是他真实感受的答案。

更严重的是,这种答案标准体系的不统一容易让学生失去焦点,甚至失去自我,完成为了达到目的而做选择。

这,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03 行为-习惯-性格,影响孩子一辈子

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这是一句真理。性格对于人一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学历教育,读什么大学。

所以,以后我的孩子,我会更重视培养TA的性格,我希望TA能成为一个乐观,开朗,善良,自信,不害怕困难,不轻言放弃,能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能够自我进化的人(貌似要求的还挺高)。

性格的塑造来自于一个人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来自一个人的行为,孩子很多心理特质都来自父母的影响,来自对于TA每一个行为的价值主张和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

按这样说,报各种学习班不一定是好的选择,我应该会让TA多跟自然接触,多自己去发现自己的热爱,然后引导TA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就够了。

04 塑造底层思维,学习自我进化

当然,底层思维很重要,也就是学习怎么思考,这影响一个人每一天的方方面面。有些最基本的思维比其他的来得重要,比如“复利”、“持之以恒,不要好高骛远”等等。

自我进化方面,目前最好的方式还是看书、思考、写作、实践,这四点做好了,进步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简单来说,我理想中的教育就是——弱化死记硬背,强化思考实践,引导个性发展,成为有用之人。

如果有问题想留言跟我交流,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进行留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