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我看见的是明媚与活力
写在前面:
故事的开头,对我来说,总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无法开始,对我的困扰不仅仅是在写作上,更是渗透到了生活。
今天这篇文章的开头,对我来说依然很难。可是这一次,我打算直接的去面对它,用赤裸裸的袒露,来作为开篇。
很多时候,之所以会觉得很难,可能是因为我倾注了太多的压力在自己或者别人的期待上。
太渴望变得耀眼一点,反而会弄巧成拙,变成刺眼的那一个。
所以我也开始在慢慢学习平淡的叙述,
仅仅去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那一层,把那一层表达清楚,其实已经够了。
而且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少对目前的我来说是。
这一次我以一个采访者的身份,提问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子。
她来香港五年了,先是读完了研究生,而后是留下来工作与生活。
“人生有很多选择,只要做出了选择,
我就不会再去后悔”
01 | 香港为什么是你当初的选择?
关于外出深造,一直都是我的人生清单之一。
起初是因为有亲戚在美国,所以我一开始考雅思托福,看学校,定目标,都是冲着美国的学校去的。
可是因为机缘巧合,我选择了到香港读研。
毕业后班上其实有90%的同学都选择了回内地发展,可我选择了留下来。
至于留下来的原因,我想这只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人生中有很多选择,选择之后我就不会再后悔了,因为这件事已经做了,它已经回不去了,所以不值得去后悔。
重要的不是去追悔,而是做当下的选择。
既然当初我选择了在香港生活,那它就变成了一件我自然而然要完成的事情。
02 |对于这座城市,你的感受是什么?
它的惊喜在于,永远都有新的东西让我去发现。
我在读研期间,几乎把国内比较出名的明星的演唱会都看遍了。
永远都坐最后一排,红磡体育馆不大,即使是坐在最后面,演唱会的体验效果也非常棒!
而且来这边表演,明星们会非常卖力,他们都想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票其实是很难买的,所以我们经常都是同班同学一起抢,抢到的人,就一次在官网或者电话上买六张。
在香港可以很便利的察看到世界第一手的信息。
比如展览,比如电影,比如书籍,比如文化。
这里的人文不会像内地一样,经过一轮筛选后再展现在大众面前。它以原本的,更开放的形式展现。
你会看到这边很多中年人,老年人在读书,在考大学,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很多的士司机,服务员都是老年人,有的甚至已经白发斑斑。
他们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不是因为外界觉得你到了做这件事的年纪,而是因为自己真正切实的想去做。
比如香港很多人本科一毕业,就去打工,打了几年工,觉得自己有能力,有需要去继续读书了,他们就去读了。
而不像在内地很多的人的选择是:本科一毕业如果没有选择去继续读书,工作几年之后,就觉得已经错失了读书的良机。
他们不会,
在香港很多人都是边兼职,边读书的。
香港的治安非常好,虽然吃住行会比较贵,但你永远也不用担心食品的安全问题。
你不会吃着肉,还要担心它会不会被注了水,也不会担心给宝宝喝的奶粉是假的。
一个女生在半夜两点出门去买个东西是一件不用担心安全隐患的事情。
在香港你只要花200港币,就可以看到别人专程从外地飞过来,花几天时间,花费好几千才能看到的展览,演唱会,新鲜信息等。
而你只需要两个小时。
我最喜欢香港的地方,是它的人文关怀。
他们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
你走在路上,包没拉,鞋带散了,都会有人好心提醒你;
你摔倒了,永远都会有人前来问候你需不需要帮助。
有一次过红绿灯的时候,我没有带伞,我发现旁边有一个路人默默的把伞靠了过来,为了不让我淋湿。
于是等我下次在路上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自发的把伞靠过去,为别人遮蔽。
这种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是会传递的。
关于这座城市,我实际的感受到,它带给我的大多是明媚与活力。
03 | 你在这座城市生活的这几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插曲吗?
有次我爸妈来香港看我,我们搭乘电梯的时候,一对情侣在电梯即将关门的时候,想要进来。前面有一个女生刚好挡住我了,所以我没有去按住电梯的开门键。
最后他们按了门外的键,挤了进来。
但是那个丈夫进来之后一直就用粤语在辱骂我们,说内陆人就是没有素质,滚回大陆。
来来回回,骂骂咧咧。
我忍不住了,用粤语怼回去,“你说够了没啊?”
他先是愣住了,
然后便一直跟我吵,吵得非常厉害。
我觉得香港人也是蛮可爱的,他们一定要跟你吵到底,有时是据理力争,有时只是为了吵赢你,但他们绝对不会跟你动手。
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就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君子式吵架”也是很可爱了。
还有一次搭地铁,我看到地铁上一个香港大妈一直在辱骂一个大陆的女孩子,用及其难听的字眼,甚至最后还踢了那个女生一脚。
只是因为那个女孩子拖着个行李箱,不小心撞到了大妈而已。
我实在忍不住了,对大妈说到,“差不多行了。”
以前我也是像那个女孩子一样,默不作声,不敢反抗,生怕闹出大动静。
但这几年,我发现自己也在慢慢改变,我变得,会因为一些事发声了。
这两件事都是关于这座城市的不好。
大家印象当中对外地人的歧视,它确实存在,但那只占据了一小部分。
以前那一小部分人只是没有发声,
自从前几年的游行之后,那群人开始发声了,
于是大家把这部分坏的声势造大,让很多人误以为,这是普遍的香港。
其实那部分坏,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其实关于大多数人眼中“港独”、“歧视大陆人”,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香港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其实很高。
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自我优越感”的存在,任何地方都会有素质低的存在,用有色眼光去看待,不应该成为评判这个城市的标准。
你不必要也不需要用单一的目光去统一而论。」
04 | 关于这座城市的失去与得到
你的人生里有重要的人突然消失的经历吗?
在香港的这几年,这样的事情,我经历了两次。
一个是我最爱的女生朋友,某一天我突然发现,她在微信上把我拉黑了。
至今我其实都不知道具体原因,也没有去问她。
她每年生日的时候,不需要设置任何的提醒,我的脑海就会自动弹跳出今天是她生日的信息。
这件事会自然而然的存在我的脑海中,
不需要任何提醒,
因为她是重要的人。
不联系的这几年里,我每年在她生日当天,都会短信发祝福给她,她从来都不会回我,但我知道她看到了。
直到今年,我发现我忘了这件事,“她的生日”默默淡出了我的潜意识名单。
于是我再回过头去回想她之所以消失的原因,我想或许是因为在很多事情上的观念不合,
而已。
另一个是前男友,他是初恋,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前男友,他在去年离开我了。
那段日子,我整天以泪洗面,会经常觉得真的就过不去了。
你不明白为什么曾经生命当中那么重要的人,就这么从你生命中彻底消失了。
他难道不会难过吗?
遇到以前曾一起经历过的事,他不会怀念曾经的时光吗?
我在他离开后,生不如死,以泪洗面的时候,他为什么可以和新的人在一起,像个没事人一样,谈笑风生?
以前谈恋爱的时候,总是把生活的重心放在男朋友身上。
虽然人在香港,但心在男朋友那个城市。
我活到现在,会经常觉得,我的心智没有我实际年龄成熟。
现在终于意识到人最靠得住的----其实还是自己。
我意识得有点晚了。但庆幸的地方在于,我意识到了。
「我没有办法去体会你当时的感觉,我想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经历,永远也做不到感同身受。
作为第三方,我有一个提问:
如果让你在 “选择香港读研加上这两年的工作经历”和“在家乡安稳度日,但可以继续和男朋友在一起” 你会怎么选择?」
我是一个不会为做了选择的事去后悔的人,可是在我的生命中,有一件事,我会时常去自责,去追忆,并幻想如果当初我做的更好一点,那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就是他。
如果你让我在选择在香港读研,工作,加上这些年的经历,和不和前男友分开之间做个选择的话,
我会选择他。
「我没有再继续去追问原因,就像之前说的,我没有办法去做到感同身受。
我想,他对于她,真的是个很重要的人。」
一件事之所以会去觉得可惜,不是因为它做了,而是因为它没做。
因为它没有发生,所以你会觉得可惜,你会有无数次在脑海中幻想“如果它发生了”之后的样子。
我想,这是她后悔的原因。
但人生中哪有百分百的确定性,你总是要做出一些让步的。
只要大体上的基调是你想要的,就可以大开阔步的继续生活,以你选择的生活方式。
“这座冷暖分明的城市,教会了我努力向前走,教会了我保持善良。”
她说。
撰文 / 一只永远打着鸡血的狒狒
公众号:郭大狒
配图 / photo by 郭大狒
今天也要开心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