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读书

历史,打开现实的钥匙--读《流云散记》

2018-06-28  本文已影响29人  易小加

王国维有词云:波逐流云,棹歌袅袅凌波去。所以初看《流云散记》书名,让我有种很文艺的感觉,不禁想到了流云出谷、青山含翠的美好意境。读完作者自序,才知道书名不但和文艺丝毫不沾边,而且还充满了几分无奈和悲凉。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写道:

到了昆明,生活还不是那末容易有着落的,被窝四周吐出棉絮,破大衣何止褞袍,吃住仰人鼻息,早晚无定,这样又过十个月了......名之“流云”,非敢有“行云流水”的闲情雅致,亦不过说明是“流”荡在“云”南所写的吧了。——其实只是昆明一区而已。

一九四四年秋,日军进犯桂北,作者被迫转赴贵阳、昆明,并在流荡中汇集了书中的文章。流云,原来是流荡在云南。

提起本书作者孟超的名字大家或许并不熟悉,但说起“左翼作家联盟”的大名来,那应该是无人不晓了。我们从上小学开始,就要在各种鲁迅相关的课文中,学习到“左联”知识,孟超正是“左联”的创始人之一,其杂文更是继承了鲁迅风格,擅长从历史中找出讽刺现实的材料。阅读《流云散记》时,你将能深刻的感受到这一点。

《流云散记》是作者在解放前发表于各类进步报刊上说文论史的文章合集,全方位还原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及进步思潮。在其去世前就已经将本书编目、写序、剪报,不过“文革”开始后,这还没来得及出版就被“抄”走了。

多年后,其残本被本书的整理者方继孝在琉璃厂的故纸堆里发现,这才得以重见天日。想一下古今中外有多少伟大的作品只留下了传说,其本身却永远失落在历史的长河。所以虽然本书从1946年编写,并在70年代险些被埋没散落,但终在2018年得以出版,已是何等的幸运。

我很喜欢历史题材的故事,书中“旧史新话中”的相关内容是我最喜欢的章节。在没有微博和朋友圈之前,我经常会沉迷于天涯论坛的煮酒论史模块,每天阅读那里面的相关文章,也就是那时候,刷新了我的历史观。不过如果能够早点读到本书的话,这种观点的改变肯定会更早一些。

作者认为历史常常是现实的钥匙,任你把真相如何上锁和隐藏,也瞒不过读历史的人。史书中的那些说法都是事实么?其实很多记载在文字上的内容,只要稍一留神,便能从谎言中跳出来,发现历史的真相。

就如历史上几次农民起义的“杀人”事件,史载汉末赤眉军杀人无算,唐末黄巢血洗长安,明末张献忠尽屠四川。然而很多所谓的事实从一则民谣就能看出蹊跷:“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太师是王莽,更始皇帝是刘玄,这都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从民谣中可以看出,那些所谓的官家军队,比起谓之流寇的军队更为不堪。人是杀了很多,但应该记在谁的账上,那就很难说了。

秦桧这样的汉奸,在抗战那段特殊的历史阶段,自然要被作者大书特书一翻,其专门用了4篇文章去分析秦桧的卖国、禁言以及莫须有事件,也算是特殊“照顾”了,这也是要特别强调出卖民族和压迫民众是分不开的,抗战期间的那些汉奸的卖国行为,再多漂亮的话也难掩其罪过。

作者还对四郎探母这一京剧中的经典桥段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对杨家将的污蔑。杨家八兄弟在金沙滩双龙会,死的死,出家的出家,何其惨烈,而四郎却在北国被招了驸马,这也就罢了,探母之后竟然又回到了敌方阵营,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放在心上了。

虽然这一观点有失偏颇,但考虑在当时正在对异族抗战的局面下,的确也有加强民族思想统一共识的需要,所以要指出哪怕是戏剧之类的娱乐,也不能与时代的精神想违背。娱乐也要讲点正能量,或许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书中对唐明皇的幸与不幸,吴三桂投降清廷又叛变,唐末的军事外交,以及明初的文字狱等都有精彩的论述。同时又通过对武则天是非的评判、杨贵妃的裙带社会以及秋瑾的英勇就义等描写,表达了其对女权运动的支持。杨贵妃虽被宠及一时,但本身并改变不了其作为“受害者”的命运,所谓“汉皇重色思倾国”,不过是社会中各种权利交易的缩影罢了!

借古讽今是历代文人都喜欢使用的手法,以史为鉴正是历史之所以存在的意义。正所谓历史是打开现实的钥匙,不管在哪个年代,重读这些历史,都将对我们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书第一次集册之时,作者本想借出版此书,请求顾主“流云”,换点吃饭治病的钱,“辛苦都为稻粱谋”,其中也包含了文人的几多无奈。“流出去吧,管他流到哪里!”没想到这一“流”就是70余年。今幸有见,竟废寝忘食,挑灯夜读,也算是有缘。

特书纪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