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教育

拯救孩子“玻璃心”,两点建议给到你

2018-01-26  本文已影响16人  悦来越好1

“朋友孩子看到路边乞丐乞讨,伤心难过抹眼泪,怎么哄都哄不住”;

“某某家小孩,生气离家出走了,才6岁,已经报警了,现在还没找到”;

“那个小男孩,他奶奶唠叨他一句,他当街拽着奶奶的头发,用双腿锁着奶奶的喉咙,还满脸得意地大秀他的‘锁喉功’”;

“昨天聚会,餐桌上,朋友说了一句‘孩子没礼貌’,孩子竟将桌都掀翻了”;

“一年级小朋友,被老师批评两句,爬到栏杆外,说要跳楼了”。

以上这些情景,相信作为家长的你一定熟悉。要么看到过,要么听到过。

这些孩子,为何如此脆弱,以致走上极端,源于他们有颗“玻璃心”。

那么,如何拯救孩子的“玻璃心”呢? 这里有两点建议:

第一,给予孩子适当的挫折教育。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为人父母,总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舍不得孩子受一丁点苦。

然而,在这方面,坚持好的初心,未必能带来好的结果。

小树苗,只有经得起风吹雨打,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养育孩子,是同样的道理。

比如,对于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不全权代劳。

必要时,可以创造一些机会,以锻炼孩子能力。

不苛求完美,接受失败。

让孩子适当尝尝“失败”的滋味,明白“人无完人”的道理。

否则,你剥夺了他遭受挫折的机会,无疑是夺去了他茁壮成长的可能。

第二,让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中成长。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成长的过程中,人需要不断地适应他人及环境,需要学会与人相处,需要学会融入集体。

你若把他放在自己创造的“真空”环境里,如同把花朵放在了温室里。

这样或许可以让他免于外界伤害,但是却也阻挡了让他成长的一切养分。

生活里,不只有真善美,也会有假恶丑;现实中,不只有光明,也会有黑暗。

如同开心和伤心,都是情绪的一部分;阳光和阴影,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唯有在真实的环境中,才能获得真实的教育。

而真实的教育,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