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流年想法散文

过度娱乐和大众文化的是非关系

2018-04-03  本文已影响44人  怀侠

  我看到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曾经热烈的生长。              肯.福斯特《永恒的边缘》

过度娱乐和大众文化的是非关系

今天和大家探讨的是过度娱乐,换种说法便是“娱乐至死”。现在是过分娱乐的时代,你不能否认的是你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要大于工作的时间。

这里探讨的是大多数。

我在思考议论文应该如何去写,我不太懂,写的模糊不清便要被读者嘲笑,我用小标题的方法去写这篇文章,希望能理清我说话的顺序。

关于十三邀马东和许知远的谈话

许知远作为一个忧患意识极强的知识分子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在采访马东的那期节目中,有一个意向化的问题,我们现在所听的流行音乐是否会被后人铭记被当做经典。我认为的答案是否,马东认为“是”,按照事物的发展关系,精华的音乐不会被淹没。当然后人对此刻的流行音乐或许有一个定义,“黄金时代的音乐”,或许该是这个名字。我们的文化是否精致化,其实从古代,我们的文化一直是精致化的,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用文言文写就的东西总是精致的。五四到建国,我们向往精致,在文化人的圈子里,文化不免带着对封建时代的不屑,儒家被作为政治工具,乱世里要埋葬,太平年间要被挖出来,学习中庸。

我们现在的文化精致吗?

不,多元文化是不可能精致的,全民识字,现在的国家里几乎不存在文盲,那为什么都识字了,文化却不能精致化,因为每个人不是识字后,便能成为精英,要懂得,普通人有他们的幸福,漂亮的妻子,身体健康的父母,聪明的儿女,不太沉重的住房贷款,对于他们来说,关于文化,关于文化的属性,是无意去接触的,这就是多数和少数的区别。

为什么要谈“娱乐至死”?

说实话,笔者读的大学不太好,去图书馆的时候从来没有发现超过五个人的时候,形形色色的人在做着许多的事,就是没有人能够拿起一本书来读。我眼中看到的现象是:在聊天软件上和女生疯狂搭讪,沉迷电脑游戏,整天坐在电脑前,上课时抱着手机玩游戏,看电视剧,为了几个资本造就的偶像神魂颠倒,仿佛他们不知道“自我”这个概念。他们不讨论思想,不讨论书籍,不讨论政治,甚至连社会事件都不愿意发表一点看法,在学生部门里,各种形式化和官僚化的东西横飞,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正常的,至少我明白,自己曾经那样过,那样的日子过得并不舒适。

当游戏技术在某种领域把玩家划分等级时,人便成了游戏的奴隶。

怎么破?

其实多元文化的价值在于文化在不断向着高级发展,恶俗的视频总有一天会被看淡,知乎的关注比例越来越大,大量的用户涌向简书,想要实现写字的梦想,如同杂草般的自媒体疯长,或许为了红利,大量的文章涌向网络,内容甚至超过了主流报刊,越来越多的人对经典感兴趣,他们不再沉迷于网络小说,他们开始读狄更斯,王小波,韩寒或者蒋方舟,这群人正把文化往高处引领。

文化有高低之分吗?

或许一本网络小说做成了网剧,赚了许多钱,豆瓣的差评每天都会出现,那只是资本的产物,金庸武侠会静静地看着这数百万本网文被岁月逐渐风华,而经典的东西,会延续到世界末日的刹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