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分饱想到的
2022-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山中看风
晚餐食面,一人一碗还剩了些,老爹爹加了些,看了下全盛起打算吃完,爹爹知我每餐一小碗,说吃不了剩余没事,我说面是软饱,吃完没事,打小一吃饭老爸就念经,晚上六分饱,中午七、八分饱,习惯了。以前上班时,午饭后,领导买烤红薯,再吃个大的也没事,也不会撑。
晚上睡下,躺在床上突然想到个问题,为什么吃几分饱的经,老妈从没念过,公婆也没念过哩。他们唯恐你吃少了,总是怕你吃不饱,饿着了。这经周围长辈里就听老爸念,这说明什么。
老爸的老家我没去过,爹爹奶奶在老爸二十岁左右时过世,以前讲成份,老爸家庭成份是富农,那说明老爸小时能吃饱,我爹爹奶奶小时也能吃饱,(后听说我奶奶是地主家小姐)能吃饱的人才谈养生,有此意识。老媽,公婆儿时难得吃饱,一天到晚总是饿,肚混圆是第一要务,谈什么养生哩,还几分饱,十二分饱才好。
一句话反应了原生家庭家境。也能让人理解其后来对生活的态度。我们家,老爸佛系,躺平些,老妈努力上进些,争取多吃一口,多储备点儿。
人是环境产物。友儿子在上海。以前最反对老妈囤货,现今冰箱都有,还是忍不住抢菜,还叮嘱老妈囤货。
我自己常说做不好还做不坏呀,做坏了怎样,能接受,做,试试。韭菜面片汤试试,枇杷酱包子也试试。爹爹说还好,再来,不怎样,停。愿尝试,有好奇心。读书,抄经,莫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