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文展

2018-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Sleep_9f8c

我觉得文展最大的问题是需求和现实的不对等,简单点就是眼高手低。

和之前的邻居阿小一样,他们有着超出他们自身圈子的期许和意愿,这本身无可指摘,但是能跳脱出自己所处环境的一直都是少数。里面有很大的时运因素,不是努力就行的。

但是作者和他们的不同点在于,作者喜爱他自己的出身,他的家庭,他的镇子。作者觉得这些都是组成他的一部分,所以他不厌恶他的圈子,他甚至害怕逃离出来:“我害怕哪一天我会憎恨生养我的小镇,会厌恶促成、构成我本身的亲友。”

然而,这个不同点,不是作者成功而文展失败的原因。他们的区别,其实是50%的时运和50%的抗压能力。文展对成功的渴望超过了他可以承受的范围,所以他对于所有小失误的挫败感会成倍增加,他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但他又不允许质疑自己。他拒绝回到他厌恶的过去,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无处发泄只能压抑自己,久而久之,会变质成他无法掌握的嫉妒和憎恶。

所以文展会有那样一句质问:“你说,凭什么是你?为什么不是我?”谁都回答不了,因为谁都看不清运气和机会,谁也说不清成功和崩溃哪个先来。

还有个很有趣的事情是,一开始,作者对文展的莫名崇拜。领袖分度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一旦有种周围人都这么做的想法,这件事就会变得格外容易,例如听某个人的话。作者觉得这么一个厉害的人,做的厉害的事,是他遥不可及的。也是大部分人会有的,有点卑微的心态。把自己放到一个较低的位置上,其实会让人活的更轻松,因为决定权和责任都不在自己身上。作者想从文展身上得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和方法,却不想承担失败的可能。他想让文展作为先驱者,把经验交给他,让他不用经过弯路地成为下一个他。

然而后来,文展拒绝了他过去的一切,包括作者,作者只能自己寻找新的路,一条没有其他人走过的路,反而变得成功。但他还是迷茫的,因为他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他没有借鉴的人,他会不知道自己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这可能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写照,他们到达了父辈未曾窥见过的层次,网络也让他们获得了许多他们父辈不可得的信息,但是他们迷失了,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小时候听父母的,好好学习,考大学,到大城市,找工作,买房,娶妻生子。然后呢?父母也不知道了,自己的生活需要自己闯了。他们就开始迷失了,活成了和身边一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按部就班但是不甘心地过完了一辈子。有点害怕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害怕自己面具一样的皮囊,但是又没有放弃一切的勇气,可能才是大多数人的写照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