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吾乡”暨襄城县自行车比赛志愿者小记
初冬,清晨六点半左右,天空漆黑深邃,几颗星星悠然的悬挂在天空,慢慢游移。作为本次自行车赛事的志愿者和同事一起乘车抵达首山北门处。
下车,不禁打了个冷颤,稍浓的雾气弥漫在城外。
简单吃过早餐,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挂上工作证,提上小马扎到达站岗处,拉好警戒线。
此时已接近八点,又圆又大又红的朝阳从东边山头冉冉升起,雾气渐渐散去。
比赛8点30正式开始。拿着小红旗站在彩虹赛道边,安静耐心的等待选手们迎面而来。
伴随着一声枪响,几十名选手有序稳步登起车轮出发。 风驰电掣般路过我们身边,不管他们听不听得见,我依然放声高喊:“加油!加油!”
志愿者的任务是把守着赛道两旁的行人牲畜等不可随意闯入赛道,以影响选手们比赛。听同事说环山公路一圈是15公里,赛制是3圈,45公里。
附近村民及从城区过来观看的群众都很遵守秩序,少部分闯入赛区,也都是站在警戒线以外安静的观赛。 所以不需要怎样维持秩序,所以有大量的无聊闲暇时间。
索性顺着人行道小幅度来回踱步,忽然几株不知名的从石头缝里长出的野草闯入视线。湿漉漉的几颗草,嫩绿嫩绿的,根部稳稳的扎在石头缝里,紧挨着是干枯杂乱的野草,细细的几乎无生命力的枝干。
同样的生长环境,生命竟是这样的截然不同。枯黄的杂草有没有羡慕身边小伙伴的绿意盈盈呢?嫩绿的野草有没有歧视干枯衰败的杂草呢?羡慕、嫉妒、歧视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比赛中途,一个20岁左右、身材健硕的小伙子推着自己的赛车折返,慢慢走向我们。好奇他为什么不骑了,听闻他说腿抽筋了,我和同事赶紧搬来我们的小马扎劝他坐下,舒缓舒缓。他客气的拒绝了。简单的交谈中得知他是禹州的,平时喜欢骑行。
望着他推车慢走远去的背影,我陷入沉思:他内心会不会很失落?会不会羡慕小伙伴仍然奋力奔驰在赛道上?也或许很坦然,没什么,明年再来,贵在参与!如同干枯的野草,不必着急,更不必羡慕嫉妒,来年春暖花开时,还是绿意盎然,蓊蓊郁郁。
凋零也好,盛放也罢,无论谁我们只要负责在自己的世界里,在自己的季节里,默默的站成风景,就足够好。
前几天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作家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文章开篇说: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
回想三十岁那年最深刻的感触是生活工作的烦恼忧愁丢失了向任何人诉说的欲望,学会了一个人安静默默的忍受消化。
岁月荏苒,转眼已经走到人生四十岁的边头,貌似心态更加平和淡然,生活工作好的坏的,所有的一切都能坦然平和的接受。
是阅历,是岁月磨平了性格的棱棱角角,学会了和自己和解。
这个周末去乾明寺看了银杏叶,那棵最高大的已经大部分凋谢,隔院有棵小的,满树的金黄,在蓝天、灰瓦红墙的映衬下,蓝的更蓝,黄的更黄,红的更红。
木心先生说:冬天,那些树的叶子,绿过黄过红过之后,落到地上,没话可说了。春夏秋三季树以叶子说话。尤其是秋季、秋末说得最多,最动人。
我们人类不同于植物,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更要好好珍惜,好好爱,甚至也要好好虚度,允许自己虚掷一点时间发呆,允许自己浏览一点无用的文字,允许自己吃过午饭到太阳下的操场上溜达一圈,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哈哈大笑。
总之,按照自己的节奏,从容欢喜的走过每一个日子。
谈起生命,那些作家感悟生命的语句一股脑全浮现出来,摘录在这里: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宗璞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严文井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冰心
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嵌入记忆里。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都是为了明天的回忆。——冯骥才
——写于2023年12月3日,周日晚8点,八13班教室。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8291/eb990c9751b7bde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