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分享

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中国人, 却开创了世上最宏大的济世伟业! 她是

2018-07-12  本文已影响457人  740c57e9a7e2

☀ 做价值的传播者,欢迎您加入!

她只有小学文化,无官无名,

仅凭一己之力,

就开创了世界上最宏大的济世工程,

她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全世界,

亿万民众受她恩惠,

她被称为中国“当代圣人”, 

更成为世界人民心中的“英雄”。

一次次创造奇迹的她,

如今“富可敌国”,

拥有跨越世界五大洲的庞大力量,

可她却一直都过着苦行僧的生活。

她,就是证严法师。

1937年5月11日,

她出生在中国台湾省台中县清水镇,

原名王锦云,因叔父无子,

自幼过继叔父为长女,

就称呼叔婶为父母,也随着迁居丰原。

她十分孝顺,

叔父常年在外经营商业,

她就替母亲分担家务,

母慈子孝,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好景不长,

战争破坏了原本幸福美好的生活。

1943年底,

美军开始轰炸日本统治下的台湾,

一天夜里又遭轰炸,

满大街都是慌乱的人群,

她和母亲失散,跑入不同的防空洞,

灾难过后重逢,她抱紧母亲大哭:

“妈,我以为今生今世再见不到你了!”

小小年纪,她就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

城市断壁残垣,面目全非,

街头满是尸体,血流成河,

战争带来的痛苦,

令懵懂的她茫然而悲伤,

而不幸,很快降临在她家。

15岁时,母亲因胃穿孔开刀,

可那时医疗条件差,

开刀无疑是与死神作斗争,

她十分忧心,跑去向佛祖祈愿:

“我愿减少自己十二年寿命、

终生茹素,换母亲多福多寿。”

也许是孝心感天,

母亲的病竟不用开刀,

只服药就奇迹般痊愈了,

她欣喜若狂,从此终身吃斋,

这件事被地方传为至孝美谈。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

23岁时,她的父亲因脑中风突然去世,

无尽哀痛之余,她来到慈云寺参拜,

主持一番话让她顿悟生死:

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

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从此,她深切体会到世事无常,

萌生出出家之意。 

两年后,25岁的她自行落发,

被佛学大师印顺长老收为弟子,

法名“证严”,法号“慧璋”。

最初学佛,她修的是小乘佛法,

一幅“西方三圣相”,一套《法华经》,

就是她修行的全部。

而与那些接受供养的僧尼不同的是,

她坚持:

“一不受供养、二不做法会,三不化缘”,

全凭自力更生,

白日顶笠披蓑种些瓜果,

或挖野菜度日。

她本想就这样与青灯古佛相伴一生,

可未曾料想,之后的两件事,

彻底改变她的学佛之路。

1966年3月,一位信徒因胃出血住院,

她徒步远行去探望,在医院门口,

她看到地上有一大摊血,

多方打听下,才有人说:

“丰滨一个山村孕妇小产了,

家人抬着走了8小时山路,

才来到医院,

但因为交不起8000元医疗保证金,

所以无法开刀,

又只好将那妇人抬回去,

只怕救不回来了。”

当时台湾医疗制度是先交保证金,

才能入住医院。

她顿时痛心不已,悲叹道:

贫由病起, 病因贫生。

回到寺中后,这件事一直萦绕不去,

她渐渐萌发出救贫之心,

而不久后的又一件事,

更激发了她强烈的济世决心。

一天,三位天主教修女,

来到她简陋的净舍传教,

临走前突然问:

“天主的博爱是为全人类,

我们在社会上建教堂、盖医院、

办养老院,你们佛教有吗?”

这个直接而尖锐的问题,

犹如醍醐灌顶,令她猛然大悟:

小乘佛法只能独善其身,

唯有积极入世,济贫救难,

集合众人善心之力量,

才能真正的实现“为佛教,为众生”!

从此她走上了一条,

“不为己,只为天下”的济世之路。

1966年3月24日,

她团结5位弟子和30位信徒,

正式成立慈善团体:慈济功德会。

而这次的千里之行仅仅始于5毛钱。

为筹措善款,

她规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除了种花生、手工制作毛衣、

缝制饲料袋等维持日常开销外,

她带领5个弟子每人每天,

各加工一双价值4元的婴儿鞋,

一天24元,一月积攒720元。

她还从寺后竹林中锯下30个竹筒,

发给30个信徒,

要求她们每天投5毛钱到竹筒里,

这样每月就可省下15元,

有些信徒很困惑:

“为什么要每天攒5毛钱?

一月一次缴20元不是更简单吗?”

她说道:“一个月缴一次钱,

一个月才发一次善念。

每天存5毛钱,钱虽微薄,

可贵的却是,

日日都存有一颗救人爱人的心。”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唯有实践行善,才能引导众生前行。

就这样,29岁的她引导慈济功德会,

开始了“5毛钱竹筒岁月”,

而“5毛钱也可以救人”的说法不胫而走,

参与的人开始愈来愈多。

一桩艰辛、伟大的济世工程,

就这样默默展开,更写下了,

中国当代最辉煌的慈善事业的篇章!

她将募集来的钱全部用来帮助穷人,

走进一户户贫苦人家,

为孤苦无依的老太请看护,

为贫病缠身的妇人请大夫,

还为他们修葺房屋......

而随着对穷苦人民的了解,

她发现穷人一旦染上疾病,

对于家庭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让她深感:贫病相依、因病而贫,

要想防贫,就必须先止病。

于是1972年,

她开始在慈济会增设义诊所,

邀请医师,在全台湾巡回施药,

之后整整6年,她救死扶伤,

救回了数不清的性命。

可她自己却在1979年查出罹患心绞痛,

随时都可能有猝死的危险。

得知这个诊断结果后,

她第一个念头就是:

现在的慈济会仅靠善心援助,

根本无法长期发展,我若离世,

慈济要如何延续?

那些贫苦的病人该怎么办?

在如此特殊情况下,

她果断做出决定“出世救人”

用“仁”去改变世界上贫苦人的生活,

她以“慈悲之光源于心,

提灯照亮娑婆路”的宏愿,

决意办一所“佛教慈济综合医院”,

既可以救助众生,

又可以凝聚与延续更多善心。

但兴建医院毕竟与普通救济不同,

她面对的困难数不胜数,

首先是建院所需金额高达8亿台币,

再来就是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

“一个出家人建什么医院?不自量力。”

还有慈济会成员的反对:

“一堆女人,8个亿,这完全不可能完成,

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可面对重重困难,她毅然决然,

开始了这项难于登天的筹款计划。

她说:

“修行不是在山巅冥想,不是闭门反省,

而是入世救济,与尘世接触,

这是一场以人与人之间为道场的修行。

之后她辗转台湾全岛,拜访达官贵人,

反复登门请求他们大发善心,

从日本回来的一位黄姓建筑师被她所感动,

提出免费为慈济设计,

他还带来一个更好的消息:

有个日本人,

要捐两亿美金帮慈济盖医院,

两亿美金,相当于当时台币八十亿,

大家都拍手叫好,

只有她沉默了一会说:“我不能接受。”

大家十分不解,而她郑重地说:

“盖一所医院是为了救助自己的同胞,

这是我们分内的责任,

难道还要日本人来帮我们做吗?”

她瘦削的肩头上,

有着气魄非凡的入世担当,

和不卑不亢的嶙峋风骨,

这份中国人的骨气,也折服了所有人,

于是整个台湾都行动起来,

上至豪门巨富,下至贩夫走卒,

无不尽心竭力支持她这项壮举。

之后许多社会人士纷纷捐出物品,

甚至传家宝;

一位苦工卖身雇主预支一年工资,

然后把那些钱原封不动拿到她面前;

有些妇女只是清洁工、洗碗工,

可她们愿意把工资全部捐出,

她们说:每挥动一次扫帚,

就像是为医院多出了一片瓦,

每洗一个碗,

就像是为医院赚进了一块砖。

慈济要盖医院的事,

甚至还惊动了台湾高层,

1980年,蒋经国来拜访她,

了解了慈济的事业后连连称赞说:

“我走遍大江南北,

没见过一个寺庙那么小,

做的慈善事业却是那么大的,

也从没见过一个这样瘦弱的女子,

却能为国家做那么多的事。”

后来在蒋经国的关注下,

顺利解决了慈济建医院所需土地的问题。

而更让人欣喜的是,

她的心绞痛在台湾一家医院治疗下,

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之后她更顽强战胜病魔,很多人说:

法师这份济世之情一定是感动了上天,

上天都不忍带走她呢。

她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更创造了慈济的奇迹。

8年的坚持与努力,积土聚沙终成大业,

慈济会为建医院最终募得善款:

7亿新台币,

1986年8月17日,中国佛教第一座医院:

慈济医院终于落成,

而她接下来做的三件事,

不但为慈济医院开辟了全新征程,

更是影响到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

第一件,

她要求“以病人为中心”,

定下“免缴住院保证金”的创举,

而这个举措,最终促使台湾“卫生署”,

宣布废除“缴纳保证金”这项制度。

第二件,

就是为慈济医院寻找一位德高望重的院长,

最终她选择台大医院前任院长杜诗绵,

为此她三次登门,

最后一次,终于打动了杜院长,

同意来慈济医院共襄盛举。

第三件,她四处奔走,

寻找世界一流的医疗人员,

为慈济医院创造软实力。

她在医疗事业上呕心沥血,

而她的功业又何止于此,

“为佛教,为众生”,

她为全世界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7年,怀着“受社会教育,为一家谋生,

受心灵教育,为万众化导”的信念,

她投身于教育事业,

相继创立慈济纪念堂、

慈济护理专科学校、佛教慈济大学、

以及慈济幼儿园,小学、中学等等。

她不但投身教育事业,

更为中国生态去呼吁,

1988年的台湾环境,

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脏乱差,

正如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一书中所写道得那般:垃圾往河里倾倒,

菜市场乱哄哄,烂菜叶遍地扔……

在环保意识还不普及的年代,

是她第一个站了出来,呼吁还台湾干净。

1990年,她在演讲中说:

“请大家把鼓掌的双手,

用来捡垃圾、做资源回收,

让我们这片土地变成净土。”

之后,

环保部门循她足迹实行垃圾分类,

30年过去了,台湾终成一座净岛。

之后,她更以大爱与慈悲之心,

开创了超越种族和信仰的伟业!

1991年,

中国大陆长江流域遭遇大洪涝,

庄稼被毁,村庄被淹,流离失所,

听闻消息后她心痛万分,

马上在台湾发起募款及救灾工作,

而当时两岸关系刚刚解冻,

她的大义行为却遭到台湾民众批评,

甚至她出门都被管制,

可她看来,两岸本是一家,

都传承自中华儒释道文化,

她坚定说道:

就算慈济解散,我也要做,

人道主义应跨越政治、种族、宗教!

她以极大得决心与毅力,

支持慈济会成员完成大陆抗洪救灾工作,

之后更不遗余力,与大陆同胞携手共进,

无论是洪涝灾害,还是地震泥石流,

大陆哪里有需要,慈济人就往哪里去,

她带领着慈济,

为两岸人民建起了一座血脉相连的桥梁。

而她的仁爱之心,

不单在中国,更在全世界!

世界各地每一次大灾难发生后,

第一个赶到灾区展开救助的,

不是别人

正是来自中国台湾的慈济会!

1991年,孟加拉遭洪水侵袭,

14万人死亡,

慈济发起募款,协助孟加拉重建;

1993年,

慈济联合“世界医师联会”,

为索马里人民做医疗卫生基础建设;

同年,尼泊尔发生罕见水灾,

慈济人更着手,

进行1800户“爱心屋”的建屋工作;

2001年“9·11”事件后,

纽约警方迅速封锁了周边区域,

只有三个团体被批准进入现场救灾,

慈济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8.9级地震,

大家急着撤出灾区,

慈济人却在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救援,

把粮食、医药、毛毯等送到灾民手中,

......

“尊重生命,救死扶伤”,

她不忘初心,

这是她永远的信念和使命。

1993年,在她努力下,

慈济医院成立骨髓库,1997年起,

慈济开始往大陆“无偿献髓”救治病患,

而大陆在2007年,也回馈以同样的爱心,

为台湾提供骨髓配对和捐赠。

白岩松来台采访她时说道:

“这样的生命接力,在台湾和内地之间,

已经进行了900多次……”

视频:白岩松专访证严法师


白岩松专访证严法师

2009年,慈济的骨髓数据库,

累积捐赠者数据的人数达23万,

成为亚洲最大的骨髓数据库。

而为更好宣扬中华“仁爱”精神,

她还致力于文化事业,

创办慈济文化出版社,

在国内外发行《慈济道侣》

《慈济月刊》《经典》等刊物;

创办”慈济世界”广播节目、

慈济大爱电视台;

她还著有佛学著作及讲演集共20余种,

其中《静思语》的发行量已超过60万册。

所有复杂且有效的运作,

所有长远而精密的规划,

如此巨大又不凡的贡献,

都由她一手完成!

而她的所做所为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

“亚洲最杰出女性奖”、

“麦格塞塞社会领袖奖”、

“国际和平奖”......

2010年,

她还登上美国权威的《时代》杂志,

成为全球年度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时代》这样描述她:

是超凡脱俗的精神领袖,

也是行善效率惊人的非营利组织领导人,

佛家讲轮回,

而当今世上,她已是一个圣人。

2011年7月,联合国特别发行:

“慈济四十五周年纪念邮票”;

联合国邮政总局发行的四张纪念邮票

2015年,

加拿大首次将“证严法师的人道救援”,

编入高中教科书,

这是该教材中,

唯一收录的亚洲宗教团体和宗教领袖。

她被人们称为“东方德蕾莎”

“人间观世音菩萨”,

国际环保公益团体“联合地球”创始人说:

“证严法师的爱与智慧,

将引领人们走上一个新世界文化的舞台,

在那里,人与人、人与地球将和谐共处。”

而她说:“天下事不是一个人做的,

而是大家一起共同成就的,

天下事不是一时做的,

而是一人接一人,一代接一代,

相继完成的。”

这种大爱之下的智慧,令无数人叹服。

30多年来,

慈济会已援助过69个国家

世界困难家庭27073户

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

每逢意外灾难,无数慈济人自筹旅费,

协助灾民兴建住房、敬老院、学校,

所付出资金已超出20亿新台币。

慈济会在国际上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钦佩,

而她要求慈济人怀着:

“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

“头顶别人的天,就要回馈”的感恩之心,

她对慈济人说:

“帮助别人时,要对别人说‘谢谢’,

因为你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体会到了幸福,要感恩,对不对?”

付出无所求却要说感恩,

这已成为每个慈济志工的座右铭,

当被救助者因感动,

向慈济会表达万分感谢时,

她们都会说:

“不不,应该表示感谢的是我们,

因为你们给了我们一个做功德的机会……”

而慈济会所募得的款项全部专于赈灾,

她们仍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则,

清晨4时就起床耕作,

自己剪裁衣服,自己种菜,

还做豆粉和爆米花出售,

她更以身作则,每一张纸都要用四次,

铅笔写一次,蓝色钢笔写一次,

红色笔再写一次,最后用来写毛笔,

40年如一日不曾改变。

许多人受她感召,纷纷来慈济义务工作,

但是她并不鼓励人一定要出家,

她说,做事修心不一定要形象化,

而是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才是真出家。

她成为许多人追随和崇拜的对象,

有人甚至抱了孩子,

让她摸一摸孩子的头祈求消灾祛病,

而她却拒绝装神弄鬼,

只希望做一个默默耕耘的行脚僧。

没有晨钟暮鼓,没有香火缭绕,

今年81岁的她还在不知疲倦的忙碌着,

今天,慈济会在全球,

60多个国家和300多个地区,

拥有47个分会,1000多万志工,

她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坚持开早会,

听取全球5大洲慈善工作概况,

她透过视频,

掌握慈济跨越世界五大洲的庞大力量,

可谓“富可敌国”。

有人问,这个世界最后谁会赢?

她说:“人多的会赢,

天下善士如滔滔泉水,层层推涌,

当行善的比行恶的多,

世间便是瑶池仙境。”

一生从没有离开过台湾的她,

却做出了最惊天动地的大事,

动员海内外人士共同慈悲济世,

她真正做到了最初的宏愿:

为佛教,为众生!

生活便是道场,修心即是修行,

而她的修行,是大济苍生。

一个孱弱女子,在繁华红尘间,

以凡夫血肉做菩萨事业,

以精卫填海的方式,筚路蓝缕五十余载,

建构起世界上最宏伟的济世工程,

这是何等不凡!

她不仅是宗教家,

更是人类心灵的领航者,

大愿悲心的她,用一言一行感动世界,

用智慧汇聚庞大社会能量,

更彰显出中华文化中最厚重的价值:

仁爱。

她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记住了:

有一门事业叫“行善”,

有一门慈善叫“慈济”,

有一位圣人,叫证严。

衷心祈愿法师,多福多寿!


证严法师的慈济大爱世界(上)
证严法师的慈济大爱世界(下)

传播不易,打赏随意

↓请点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