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D笔记01:阅读前的准备
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想到了曾经困扰过我的三个问题:
第一,在历次检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好”学生是不是能真正深刻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现有的评估手段、评价方式能不能判断学生是否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第二,课堂上通常会为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动手操作活动时,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活动中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场景时,是否真正实现了学习的价值?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学生达成了预期学习目标?
第三,当下学校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受到外部干扰,那些突如其来、不可预知的“**进校园”之类的“学习任务”,如何融入现有课程计划中实现恰当的育人价值?
这本书的精髓聚焦在一个问题上:我们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真正理解”的含义是那些口头上说“明白了”“懂了”的学生确实受到知识的影响,而不是凭运气或不确定的猜测作对了题目、获得好成绩;二是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的“理解”而设计。
在本书中,大致包含以下内容:提出了一种课程与教学的设计方法,能够使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提升学习迁移能力,为学生提供概念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一些离散的知识与技能,并揭示与内容相关的大概念。为恰当评估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检验了一系列方法。在课程、评估与教学设计中,思考可预见的学生误解应发挥的作用。对那些可能干扰学生理解能力培养的常规课程、评估和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并提出逆向设计法,以帮助制订既满足内容标准又不牺牲理解相关目标的教学计划。提出理解的六侧面理论,并探讨其在课程、评估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提出了一个单元模板,用于协助教师设计关注学生理解的课程与评估。围绕大概念、基本问题和核心评估任务,展示了如何把单个单元嵌套在一个更大的、更连贯的课程和项目框架中。为在课程和评估设计中实现质量控制,提出了一套设计标准。通过网络数据库,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学设计案例,主张教师应该更智慧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
本书涉及的几个重要术语:
大概念——就是一个概念、主题或问题,它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
课程——明确了预期结果和实现方法,而不仅仅是内容和活动的罗列。
评估——是一种行为,即衡量预期结果将要达到的程度以及预期结果已经达到的程度。评估,是有意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实现预期结果的证据,收集证据的方法可能包括观察和对话、传统测验和测试、表现性任务和项目,以及随着时间推移收集的学生自我评估。因此,评估这个术语比评价更侧重于学习,两者不应被等同对待。评估是根据标准提供和应用反馈,以便改进和达到相应的目标。相比之下,评价更具总结性,与等级评定更为相关。换句话说,我们没有必要给我们需要反馈的所有事物都确定等级(评价)。
预期结果——是指那些经常提到的预期成果、成就目标或表现标准。这四个术语都是指将教学的重点从输入转向输出: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能够知道、实践和理解的相关内容,并在表现和作品中加以体现。预期结果也提醒我们,如果反馈表明我们可能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那么我们必须调整正在进行的设计和做法。
理解——意味着能智慧、有效地应用与迁移,即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地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了”意思是学习者能证明自己有能力转化所学习的知识,而不仅是僵化刻板的回忆和再现。实际上,我们在教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理解关注度还不够,知识与技能是理解的基础,但不会自然导致理解;有时候我们可能把学生的“误解”判定为理解;对理解的评估需要学习证据,这些证据不能仅仅从传统测试中获得,而是更依赖于对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观察和评估。
这本书为避免读者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困惑,对“追求理解”做了重要强调:追求深入理解虽然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但只是多种教学形式的一种,不要将所有的教学和评估都着眼于深入和复杂的理解。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味追求理解是不可行也不可取的,例如,学习字母表,掌握键盘输入技能等,这些不要求有深入的理解。另外,根据课程目标,有些内容或主题,“知道”这个目标是合适的,就不需要追求深入理解。这就避免了我们一贯的“一边倒”“一刀切”的做法。从这点看,这本书应该是比较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