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食

村野的味道七 消暑佳品——饭包

2020-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春风十里不如你79800
侵权立删

马上就要进入夏季了,天气炎热,总让人食欲不振,导致很多人都会在夏季变得清瘦,俗称苦夏。可人毕竟是智慧的生物,怎么会让自己的胃肠受苦呢?于是各种各样的消暑食品粉墨登场,比如冷面、凉糕、水饭等等,都各具特色,可是在我的家乡,只有"饭包"(也叫菜包)才能担此重任。

在农村,家家都会有一个小菜园,夏季,菜园子早已经葱绿一片,茄子辣椒亭亭玉立,等着开花挂果;黄瓜已经爬上架杆,嫩绿的小黄瓜顶花带刺,正从叶子的缝隙处偷偷地观瞧。青葱和香菜从春到初冬要种几次,现在已经是第二茬了,绿的精神抖擞。大白菜更是必备的时蔬,一年也要种两茬。刚长出叶子的小白菜可以做汤,或者蘸酱吃,等长出扇子一样的大菜叶,就可以做"饭包"了。

天一热,人们总想着吃上一顿饭包开开胃。先到菜地,选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菜叶,将菜帮揪掉,只留下绿叶的部分。然后再掐上几根嫩黄瓜,一把香菜,最不能忘的就是挖几颗青葱、翻出刚收获的两三头新蒜。葱蒜的辛辣可是菜包的至味。将满满的一盆蔬菜端到水井旁,用甘甜的井水将他们洗个干干净净,晾晒在一旁,任风把水分吹干。

侵权立删

接下来要做上一锅小米饭。小米金贵的很,色泽金黄,口感比大米要干爽一些,营养极其丰富,很多坐月子的人都会用小米粥来养。现在做米饭都是用电饭锅,以前在农村都是用水捞。先用大锅烧上一锅水,然后将米淘洗,放入沸水中,煮到小米微微开花,用笊篱捞出来控干。然后把米汤盛出来,再把米倒在锅底,将大火撤出,用小火将饭闷十分钟,一锅香甜的小米饭就出锅了。

如果盛饭的时候留下一层,再烘烤一会儿,大锅底下还会出现一层小米锅巴,卷翘着边,掰上一块,脆脆的,香香的,是我们小孩子最爱吃的零食。

米汤也是宝贝。甘甜黏稠,散发着浓浓的米香,喝一口让人回味无穷。夏天将米汤晾凉,就成了消暑饮品,只是小时候家里都没有冰箱,时间久了,米汤就酸了。

侵权立删

经过一通忙碌,已经大汗淋漓了,好在终于开饭了。一定先将桌子抹的干干净净,将洗好的蔬菜请上餐桌,然后一家人分别落座,享受美味佳肴。小孩子一般不会打饭包,都是大人代劳。大人们先找出菜叶铺在餐桌上,如果想要"小家碧玉"型的菜包,一个菜叶就够了,要是吃"巨无霸",就要铺上两三层,布局要严密,否则漏饭。再把自家做的大酱均匀地抹在菜叶上,倒上小米,用勺子压紧,将葱段,黄瓜丝,香菜,逐一放在小米饭上面。往菜包里加什么,加多少全凭个人喜好,没有定数。有时候,妈妈也会炒一盘鸡蛋,或者土豆丝卷进来,增加点油水。

卷饭包是个技术活,卷的太松,吃到一半就散包了,只有紧实的饭包才能吃得过瘾。首先把菜叶子一侧折好兜底,将两侧的菜叶,以中线为准对齐折叠,然后再像书一样合起来,这样一个完美的菜包就做成了。我盯着妈妈的手,口水早已经流了满地,只等妈妈将饭包递给我。我的两只小手紧紧地握着,对准饭包的开口处咬上一口,菜叶的清爽、米的糯香,加上葱蒜的辛辣,所有的味道都在刺激着味蕾,清凉由外向内渗透着。此时此刻,就算有人请去吃满汉全席,也会无动于衷的。饭包在我们的狼吞虎咽中顺利进入肚腹,顷刻间,已经圆滚滚了,虽然天气依然闷热,可是肚子里确是一片清凉。

时至今日,即使美食唾手可得,饭包依然是夏季餐桌的重要角色,它的地位,似乎从来都没有在人们心里动摇过。甚至有些小商贩支起卖饭包的小吃摊,一声悠扬的吆喝声,就可以使忙碌又饥饿的人们停下来,尽情享受一下生活给予的馈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